-
《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解读: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近日,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聚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
2025-07-03 -
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产业园区是促进、规划和管理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涉及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我国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 四十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建设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一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机制基本形成。通过采用供变电力设施改造、集
2025-07-03 -
加快探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电力供给低碳化转型加速,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
2025-07-03 -
数字碳足迹削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碳足迹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特别是碳排放影响的重要概念,对于实现绿色低碳持续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由此产生的数字碳足迹逐渐成为气候变化治理中的重要议题。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2025-07-03 -
涉及碳足迹!【工信厅企业函〔2025〕2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5〕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现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行动目标通过开展专项
2025-07-03 -
陕西省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为开展碳足迹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助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2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为陕西开展碳足迹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助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碳足迹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助于摸清生产端‘碳家底’,找准降碳着力点;对消费品的绿色低碳属性进行科学评价,量化绿色低碳产品价值;指导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促进产业链协同推进碳减排
2025-07-03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
2025-07-03 -
以改革创新助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的碳市场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近期,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建设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全国碳市场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是以较低社会成本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市场手段,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释放气候投融资和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潜力
2025-07-03 -
全国碳市场碳价攀升 行业扩围加速推进
阅读提示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在推动企业降碳、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交易,截至2024年,累计配额成交量达6.3亿吨、成交额超430亿元。目前,以碳交易为核心的碳定价机制逐步形成,全国碳市场已成为我国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本版文章转载北京理工大
2025-07-03 -
碳市场扩围 钢铁行业:做好“加减法” 抓紧谋转型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管理。生态环境部3月26日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迎来首次扩围。记者采访获悉,碳市场扩围或引发“蝴蝶效应”,钢铁行业需完成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