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零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石与先导,零碳能源成本是国家竞争力和行业减排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三大标杆技术,构建光电-储能-输电和制氢-储氢-运氢技术与装备体系。来源:财联社
2023-06-30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可再生能源应“分布开发,就近消纳”
6月能源杂志发表《激辩大基地》一文,提出了如何发展我国风光能源的重大问题。大基地的思路是“以建设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煤电为支撑,以特高压线路外送,外送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这是“集中开发,远方消纳”的思路,显然这个思路无法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的建议是,按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分布式,上述的八个字的思路似应改为“分布开发,就近消纳”,解
2023-06-30 -
专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实现碳中和目标 2050年风电装机要超30亿千瓦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风电早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我国风电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期。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绿色、便宜的风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在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风电将扮演何种角色?在新能源提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如何拓宽“Power to X”新能源应用场景、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带着以上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
2023-06-16 -
林业如何为“双碳”达标多做贡献?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困难和挑战。当前,“双碳”进展如何?林业如何为“双碳”达标多作贡献?在日前举行的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是影响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再加上我国只预留了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必须采取更大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与会专家表示,以碳
2023-06-10 -
杜祥琬院士:碳中和是里程碑但不是终点,八大抓手实现“双碳”目标
“通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 产业支撑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作“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主旨报告,提出实现“双碳”目
2023-06-07 -
林草科普 | 中国,40%国土是草原
中国草原面积3.9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9%。中国草原具有丰富的植被生态类型和草原景观类型,拥有大量世界著名优质牧草的野生种和伴生种,同时,位于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孕育了全世界最独特的高寒草原类型,形成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众水发源地。新疆伊犁昭苏草原中国是世界草原大国从全球草原分布格局看,中国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景观和植被成分,拥有原生的草甸草原、典型
2023-05-30 -
秦海岩:开发风电是我国中东南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优选择
风电是最节地的发电技术风电有多种基础和塔筒形式。现在广泛使用的圆锥塔筒,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米,这个深度不会影响耕种,而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到100平米。目前,单机容量5兆瓦风电机组将逐渐成为我国陆上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按此计算,建设1亿千瓦风电需安装机组2万台,每台占地100平米,全部占地200万平米,即3000亩。一个100万千瓦的火电厂,占地面积大概在1500亩左右。所以,开发1亿千瓦
2023-05-26 -
肖柏林:关于森林资源管护和监测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加强林业草原建设工作和依法查处破坏林业草原资源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对破坏林业草原资源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坚定决心。近年来,在上级林草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浏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成功申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林长
2023-05-26 -
冯斌:“林三代”的绿色坚守与传承
“黑水国有林区地处川西高原,冬春干旱少雨,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异常严峻,大家在巡护路上脚一定要‘行’、山间地头宣传口一定要‘勤’、卡点值守检查眼一定要‘明’……我们守好这片林,就是守住我们的‘金饭碗’。”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国有林保护局天然林资源保护科科长、防火办副主任冯斌与巡护员交流时常说的一段话。多年来,冯斌始终坚守在雪域高原,奔走于山林沟壑,将青春和汗水献给了这里的每一片森林。201
2023-05-17 -
破立之间,中国如何走好能源转型之路?
当前,中国正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何稳步实现能源转型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12日,多位专家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给出应对之策:先立后破,稳步走好能源转型之路。 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拆老房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表示,稳步由以煤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这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化石能源还很重要,化石能源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