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银:聚焦绿色赋能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持之以恒打造绿色黄河认真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统筹加强湿地保护、涵水固沙、造林复草、治山增绿等工作,加快推进会宁祖厉河国家试点、靖远祖厉河流域入河口水环境综合治理、平川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等重点生态项目,完成投资57.5亿元,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下降到734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5.36%。以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构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国土绿化体系,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大会战
2023-10-08 -
福建万木林:六百年演替书写的生态奇迹
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麓,总面积195公顷,以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贵树种为主要保护对象,是宝贵的自然与人文遗产,素有“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之美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教学、自然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于一体的理想场所。保护了600多年的万木林(黄海 摄) 600多年一直封禁的万木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要说到“
2023-10-08 -
信心坚定走在“绿色追梦路”上
如果梦想有颜色,绿色就是环县的“梦想色”。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沙区与黄土高原的重要过渡区。俯瞰环县,山连着山、塬连着塬,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丘陵沟壑如今被规整的绿色覆盖,只有那些极度不适合栽植的地方裸露着黄土,似乎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曾经,环县90%以上的土地被黄土覆盖,人民饱受风沙之苦。“山是和尚头,地无三尺平;风吹黄土走,缺水如缺油。”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县的形象写
2023-10-07 -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平衡保护与经营利用
“森林该保护的要保护好,但不能仅靠自然封育,还需一定的人为干扰保障,要注重保护与经营利用平衡。”日前,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专家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提出了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建议。森林对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扮演着重要的碳储存角色。作为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森林可持续经营
2023-10-07 -
宁夏银川:净化修复“湿地绿肾” 守护黄河生态安全
塞上金秋,黄河两岸风景宜人。走进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的银川黄河湿地公园,波光粼粼的广阔水面好似银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空中鸥鸟翱翔、岸边林草丰美、园中游人漫步,铺陈开一幅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生态画卷。“以前这里属于黄河的河滩地,有段时间环境变得很差,沟道里都是排放的废水,一到附近就能闻见臭味。后来政府在这里治理污水、清淤沟道,还修建了黄河湿地公园,现在水清了,滩也绿了,鱼和鸟都
2023-10-07 -
陕西榆林: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9月初,站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的瞭望塔上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生态林葱郁勃发。曾经,这个距榆林城区16公里的樟子松基地内有大小连绵的沙丘1000余座,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经过一代代治沙人前后70多年的坚守,榆林奇迹般摘掉了黄土漫天的“面纱”,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望着眼前的生态林,满怀激动。“这24
2023-10-07 -
鸢飞鱼跃 绘就“大河之洲”生态新画卷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蜿蜒的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在此汇入渤海。这里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无数生命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当地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通过打造大江大河入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新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澎湃活力,奋进中国》,10月4日推出:《鸢飞鱼跃,绘就“大河之洲”生态新画卷》。“内外兼修”,绘就滨海画卷在山东东营黄河入
2023-10-07 -
“双碳”目标三周年: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传递绿色成色
9月22日,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三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联合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结果显示,浙江和上海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领先全国多个地区,双双进入全国前五。城市层面,杭州、宁波等地的碳中和发展力也排名全国前列,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孙传旺介绍,从评价模型来看,成长力和转型力对浙江省碳
2023-09-27 -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丁薛祥8月30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23年年会并讲话。丁薛祥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向污染宣战,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
2023-09-27 -
“双碳”目标提出3周年取得积极成效
3年前,中国向世界作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