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三周年: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传递绿色成色

9月22日,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三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联合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结果显示,浙江和上海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领先全国多个地区,双双进入全国前五。城市层面,杭州、宁波等地的碳中和发展力也排名全国前列,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孙传旺介绍,从评价模型来看,成长力和转型力对浙江省碳中和发展力的贡献度最大,表明浙江在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的工作成效较为显著,有力助推了碳中和发展进程。相比之下,上海低碳发展的突出优势则在于协调力和持续力,体现出上碳减排支持政策的协同度较高,且低碳转型的持续性较强。

  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过去的三年以来,我国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多个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双碳”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全国碳市场自上线以来,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82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37.2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三年来,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构建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构建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外;在市场层面,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逐步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此外, “十四五”以来,我国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从历年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来看,浙沪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具备碳中和发展的显著优势。”孙传旺表示,近年来浙江和上海加快低碳转型步伐,在落实碳中和目标的相关工作中率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碳中和先进经验,如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上海积极打造服务长三角及国家级的专业化气候投融资平台等,在全国各地低碳转型实践中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有助于为各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科学部署提供价值参考。

  不少业内专家为,绿色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关键词”,除了浙沪外,全国更多的地方也在加速转型。下一步,将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