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研讨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
5月18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开发建设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交流研讨。目前,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已建成7座大型水电站、3大控制性水库和多个风光新能源项目,已投产清洁能源装机近2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2025-08-23 -
我国发现全球最深砂岩型工业铀矿化
7月18日,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我国专家团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发现全球最深的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刷新了世界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发现最深纪录,标志着我国在深地砂岩型铀资源勘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找矿思路。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工业铀矿化是我国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腹地空白区红杂色层中发现的厚大工业铀矿化,填补了我国最大沙漠覆盖区的找矿空白,意
2025-08-23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46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清洁取暖政策支持改善冬季空气质量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截至2024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83%,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高度关注、积极支持。
2025-08-22 -
叶奇蓁:我国核能的创新发展
核能发展对保障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编制的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体现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精神,为贯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提供科技支持。 一、安全高效核能技术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降低煤炭消费、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输送压力等
2025-08-22 -
世界核电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应堆验证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的科学可行性。一般来讲,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下述四代。 (1)第一代核电技术。20世纪50~60年代,基于军用核反应堆技术,由美国、苏联、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设计、开发、建造的首批原型堆或示范电站,验证了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2)第二代核电技术。在第一代
2025-08-22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讲“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主讲人: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同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既是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 习
2025-08-22 -
白鹤滩水电站“超级安全大脑”正式投用
三峡集团8月15日发布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组织权威专家组,对白鹤滩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进行实用化验收并一致通过。这标志着,这套堪称“超级安全大脑”的系统正式全面投入运行。白鹤滩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共接入11287个(套)监测设备,其规模之大,创全球水电站之最。这些遍布大坝、地下厂房、工程边坡等关键部位的“神经末梢”,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实时捕捉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和温度等
2025-08-21 -
山西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赋能低碳发展
近年来,山西银行积极响应“双碳”战略,深度布局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绿色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山西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制定了全面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并出台了《支持美丽山西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绿色金融发展方向与重点。同时,山西银行建立健全
2025-08-20 -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中期工作会议
为更好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保障《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7月2日上午,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中期工作会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小组组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浙江省、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等六个试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水
2025-08-15 -
科技赋能湿地保护|挠力河保护区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与高光谱技术开展湿地监测
近日,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开展综合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与高光谱成像(UAV-Hyperspectral)技术对挠力河流域湿地监测。据了解,无人机激光雷达可穿透植被冠层,直接获取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生成厘米级数字高程模型(DEM),精细刻画微地貌特征,为水文过程分析提供关键底图;无人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