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
  • 绿碳宣言
  •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数字
  • 绿碳中国
  • 政策研究
  • 绿色风能
  • 绿色光能
  • 其他绿能
  • 绿碳资产
  • 能源迈向绿色低碳

    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全社会能源消费增速加快。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内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一、能源生产稳中有增  上半年,随着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能源供应基础进一步夯实,原煤生产平稳增长,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天然气生产创历史新高,电力生产平稳增长,能源生产总体稳中有增。  原煤生产平稳

    2025-07-17
    能源迈向绿色低碳
  • 武汉:市民“碳账户”探路“碳”路

    “有家”碳(服务)便利店。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早晨,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有家”便利店收银台,市民张女士熟练地扫码支付,一份香气扑鼻的热干面以5折成交。“这用的是低碳商城的5折券。”她笑着展示手机里“武碳江湖”小程序上的记录——乘坐地铁通勤积攒的2000碳积分兑换了这份早餐优惠。2023年6月,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上线,相当于给武汉市民开了一个“碳账户” 。每乘坐1次公交,可获得

    2025-07-17
    武汉:市民“碳账户”探路“碳”路
  • 《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发布 航空碳减排年度回顾与展望

    过去十余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成为航空业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民航敏锐地意识到减排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密切跟踪、参与相关事务。近日飞友科技发布的《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就盘点了全球碳减排及航空业相关事务进展,回顾中国民航节能减排成效,并用数量图表展示中国民航碳排放基本现状,并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展开畅想和展望。 航空碳减排宏观背景与国际治

    2025-07-16
    《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发布 航空碳减排年度回顾与展望
  • 走进雄安新区:昝岗片区的现代化新气象

    雄安站旁,现代化气息颇浓的中交(雄安)未来科创城项目(以下简称“科创城”)正在加紧建设。日前,记者走进了这片融合创新与智慧的新城区,探访其中的智慧元素。从规划伊始,科创城创新性地践行“三城共建”理念——地上城、地下城、云端城同步规划、协同建设。在科创城综合开发项目二标段,其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李经坤介绍:“项目构建了‘1个平台、3个大脑、5大智慧场景’的园区智慧体系。不仅规划了产业办公、住宅公寓、商业

    2025-07-03
    走进雄安新区:昝岗片区的现代化新气象
  • 业界热议地热产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 拓展应用场景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杜燕飞)“我国地热能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稳定可靠,开发潜力大。”“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在日前举行的2025第十五届全国地热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要加大科技创新,拓展地热应用场景,推动地热产业有规模、有效益、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地热能浅层供暖制冷规模稳步扩大

    2025-07-03
    业界热议地热产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 拓展应用场景
  • 世界海洋日,“雪龙2”号带来极地海洋新故事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口秀英港,完成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雪龙2”号静静停靠在码头,向一波波参观公众诉说极地海洋的故事。漂洋过海,往返南极。时长超7个月,“雪龙”号、“雪龙2”号和“永盛”号货轮三船总航程近8万海里。中国极地考察史上时间最长的航次,带回了哪些宝贝?——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秦岭站可以拎包入住了此时海南夏日炎炎,南极正值隆冬。恩克斯堡岛气温大约零下20摄氏度,已知最大风速超过每秒43

    2025-07-01
    世界海洋日,“雪龙2”号带来极地海洋新故事
  • 海潮涌绿电生 我国海洋能加速规模化利用

    在浙江舟山,普陀山岛与葫芦岛之间的海域上,一个带着旋转叶片、黄白相间的桩柱式潮流能发电设备巍然屹立。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示范机组。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摄潮起潮落间,浪花带动设备叶片旋转,实现潮流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就是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示范机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采用离岸式设计,共布置了1个示范泊位和3个测试泊位,是集发电、升压、检修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潮流能是重

    2025-07-01
    海潮涌绿电生 我国海洋能加速规模化利用
  • 绿色新风拂丝路——中国中亚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以生态治理的科技创新向荒漠化宣战,以清洁能源技术服务偏远地区,新能源汽车引领绿色交通变革,可持续科技实验室惠及整个地区……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不断深入,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增添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丝绸之路由此兴起并繁荣。如今,来自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使者,正携手推

    2025-06-27
    绿色新风拂丝路——中国中亚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碳”路向未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碳路先锋、绿动未来”——6月25日,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充分展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周年。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减量,从“绿”电点亮生活到开发节能建筑……中国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实践书写绿色低碳

    2025-06-27
    碳”路向未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 当“风光”遇上“氢能”,会催生怎样的绿色裂变?

    ——内蒙古全链攻坚打造中国绿氢示范高地观察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储氢球罐。(企业供图)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固态储氢装置。记者 王鹏 摄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展品。记者 王鹏 摄 鄂尔多斯上汽红岩氢能重卡。(企业供图) 远景蒙新集团赤峰零碳氢氨项目。(企业供图)  4月28日,敖汉—元宝山绿氢管道项目的核准批复文件正式挂网,一条横跨赤

    2025-06-25
    当“风光”遇上“氢能”,会催生怎样的绿色裂变?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11
  • 下一页

热门排行

  • 《中国绿色碳汇网》发刊词 ——《春天的故事》
  •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6月和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基础条件?
  • 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
  • 全国碳市场行情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绿碳宣言
  • 总书记引领绘就这抹自然底色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中国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电话:0371-63399178     传真:0371-63399178

© 2022 中国绿色碳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03612号-1
备案图标.png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458号

本站基于 米拓企业建站系统 搭建 ©20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