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韩家园林业局描绘绿富同兴美丽画卷

农忙时节,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韩家园林业局野生中药材抚育种植基地内,金莲花迎风绽放,苍术等中草药材郁郁葱葱。职工穿梭林间精心抚育,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韩家园林业局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绘出一幅绿富同兴的生态画卷。

韩家园林业局是国家一类森林火险区,施业区内林农交错、社情复杂,有“火窝子”之称。针对防区面积大、防护压力大、防控难度大、进入防期早的实际,该林业局始终坚持精准管控、精细管理,统筹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防灭火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每年春防和春耕重叠时,我们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全员参战……现在彻底告别了‘火窝子’的称号。”韩家园林业局防火中心主任杨兴海对此深有感触。

韩家园林业局构筑“出村早查、入山检查、三清巡查、作业跟查、联合督查”5道防线,将1700余处野外固定作业点分类,实行“红黄蓝标”跟班管理,突出抓好火源管控,全力消除火险隐患,取得了连续6年未发生人为火的优异成绩。

同时,全面实施林长制,科学构建网格化管护体系,森林资源实现“三增长”,双河源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精心打造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构建“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与“三级包保”跟班作业制度,推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修复提质增效。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森林抚育、人工造林等超百万亩,培育苗木逾千万株,病虫害普查覆盖数百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保持在90%以上。

韩家园林业局构建起以林药为主导,林畜、林产品深加工等多产协同的“1+N”体系。全局发展产业项目236个、种养基地34个,建成中药材基地9.6万亩,林下养殖规模8.5万余只,带动1600余人创业增收。

“大鹅生长快、市场反响好。我们精心饲养、科学管理,年底一定有好收成!”已有5年养殖经验的倭勒根林场生态鹅养殖项目带头人赵俊安信心满满。

实施“企业+林场+基地+种养殖户+互联网”发展模式,将产业链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先后开发食用菌等六大类200余种森林特色食品,4款代用茶入选黑龙江省“九珍十八品”品牌名录。

几年来,全局林下经济产值稳定在3000万元左右,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正不断转化为富民强局的经济效益。

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家、暖边绿境和“三送”等系列活动,累计争取资金1863万元、自筹资金1000万元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重建瞭望塔地面塔房32处,为偏远的10个管护站、10处瞭望塔打深水井,同步安装净水、抽水设备,靠前驻防专业队建成标准职工活动室、食堂,实现通电、通网、通水。

“现在条件好、设备强,我们更有信心看好这片林子,守护好绿水青山。”椅子圈林场满月山瞭望塔瞭望员刘晓光说。

韩家园林业局前行的足迹证明:守护生态不是发展的“选择题”,而是通往共赢的“必答题”。(尹志峰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