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滤镜之外:小熊猫的荒野生活实录
近日,重庆某酒店因让小熊猫巡房、叫醒客人等“萌宠服务”在网络上引发诸多争议,也让公众对动物福利与流量消费之间边界进行深思:让小熊猫提供商业服务,违背了动物保育工作的原则和初衷。不仅如此,人与动物零距离接触还存在安全隐患和病毒传播风险。此举最终被当地林业部门叫停。其实,可以换种更科学的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关爱从真正了解开始。让我们跟随西南山地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镜头与观察笔记,走进和了解小熊猫真实
2025-08-18 -
新闻联播 | 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牢记总书记嘱托,沿黄九省区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九曲黄河,浩浩荡荡
2025-08-18 -
科普|全球沙尘暴挑战与防治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罗国芳)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全球每年约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相当于307座埃及吉萨金字塔的总重量。沙尘暴不仅影响能见度,还威胁人类健康、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球亟需应对的环境挑战之一。沙尘暴是什么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造成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公里的现象。沙尘暴事件的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强度通常以地表大气颗粒物浓度来表示,将直径小于
2025-08-18 -
科学治沙 战绩可查 我国这些防沙治沙数字太震撼
今天(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防治沙尘灾害 共同守护蓝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一组海报回顾我国防沙治沙成就看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防沙治沙久久为功在这片土地上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中国力量(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等)监制丨郑弘制片人丨房轶婷策划丨王楠视觉丨刘敏敏编辑丨王洪禹来源:央视新
2025-08-18 -
守护鸟类家园 共绘生态蓝图
夏日,我国多处湿地迎来水鸟繁殖高峰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生态保护,守护鸟类栖息地和迁飞通道,护航鸟类繁育生息,构建人鸟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湿地,大理大学的鸟类专家团队协助湿地管护单位宣传护鸟知识,统计鸟类繁育情况,助力人鸟和谐共生。洱源县湿地面积达6.88万亩,部分候鸟适应后变为留鸟,夏季在湿地繁殖,幼鸟成活率高,相关数据逐年增长。夏日,云南省昆
2025-08-18 -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 防治沙尘灾害 共同守护蓝天
来源:国家林草局荒漠司
2025-08-18 -
“两山”理念浙江实践案例在大阪世博会发布
2025年7月12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开幕仪式上共同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浙江实践案例,向世界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知识产品和中国方案。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引领全球生态治
2025-08-18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亮相大阪世博会
7月11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隆重举行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围绕过去、现在、未来,展开一幅时光画卷,通过“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篇章,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呈现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成果,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自然资源部积极参与中国馆筹建,立体、丰富地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025-08-18 -
中国“三北”工程和国家公园亮相大阪世博会
7月11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隆重举行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集中宣介中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活动现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参与中国馆有关展示内容的建设,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念引领、系统治理和制
2025-08-18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宁夏牢记嘱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立足“一河三山”生态坐标、“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落实“四水四定”,并不断深化探索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拓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