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央视网消息:3月13日,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出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西藏野驴成群结队,在草原上悠然踱步;白唇鹿身姿矫健,于山林间觅食嬉戏;毛腿沙鸡展翅翱翔,姿态优雅;藏狐目光敏锐,穿梭在草丛之中;鹅喉羚灵动敏捷,在高山草甸奔跑跳跃,尽显自然生机。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公园最大的资源主体。祁连山北麓7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公园25.2%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2025-03-22 -
陕西今年将完成国土绿化490万亩以上
3月14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今年,陕西省林业系统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全年将完成国土绿化490万亩以上,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同时抓好抓实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封山禁牧后期管护等工作,为厚植生态底色、建设美丽陕西增绿添彩。近年来,陕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提升古树名木
2025-03-22 -
科技重大专项助力鄂尔多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为全力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鄂尔多斯市科技局立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立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大科技攻关专项4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科技成果加速产出。智能灌木平茬机械组装调试。飞播作业智能无人机试飞调试。“智能灌木平茬机械及智能无人机飞播研发应用”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
2025-03-22 -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华鬣羚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中华鬣羚。南先加 摄3月11日18时,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中铁乡然毛村生态护林员南先加在日常巡护时,用无人机拍摄到疑似中华鬣羚出没,并记录下其活动的珍贵影像。随即,南先加将拍摄到的视频发到中铁林场微信群,兴海县林草局工作人员经过详细判定,确认该物种为中华鬣羚,俗称“四不像”,属牛科鬣羚,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栖息在多岩石的
2025-03-22 -
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项目全面复工
近日,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项目全面复工。据了解,该项目于2024年正式启动,总投资10.88亿元,总绿化面积达70.64万亩,由鄂尔多斯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负责实施,主要通过工程固沙+乔灌草结合治理、工程固沙+灌草结合治理、工程固沙+人工种草治理、灌草结合治理、人工种草治理等治理方式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沙化土地。2024年,累计完成生态廊道内治理面积16.07万亩,其中人工种草0.77万
2025-03-22 -
广西发现新物种忻城堇菜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科研团队在来宾市忻城县发现了一个堇菜科的新物种。视频制作:记者 罗婧记者3月18日从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团队在来宾市忻城县发现了一个堇菜科的新物种,命名为“忻城堇菜”。这一研究成果已于3月4日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上正式发表。忻城堇菜的花。广西中医研究院供图忻城堇菜目前仅被发现分布在广西中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5—10厘米高,花瓣为白色带紫色,花期和果期
2025-03-22 -
河北涞水:山风凛冽防火紧 绿意未至护林勤
“白草畔景区属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该景区位于太行山和燕山交汇处,因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特设置防火检查站。去年10月1日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该防火检查站就实行24小时驻防、驻守。”白草畔景区工作人员杨洪新说。据了解,保定市涞水县位于保定市最北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林地143.47万亩,草地43.51万亩,属森林防火一级火险县和草原高火险区。全县15个乡镇中有11个为防火乡镇,
2025-03-22 -
包头今年计划完成“三北”工程林草生态综合治理任务200万亩
固阳县国营林场造林现场。3月17日,在包头市固阳县国营林场、金山镇合和明村和羊场卜子村植树现场,200多人的造林队伍干得热火朝天,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榆树,“三北”工程复工建设正式启动。2025年作为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展开的重要一年,开春之际,包头市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面开工,上下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全面开启生态治理新征程。据介绍,2025年,包头市计划完成“三北”工程林草生态综合治理
2025-03-22 -
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路线图”发布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美丽四川全面建成。《实施意见》明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协同管控机制。到2035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85万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2025-03-22 -
普洱市构建群众参与监测人象安全预警机制
在普洱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村民“找大象”。象群在原始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偶尔也会来到农田、茶园、村庄等。为了人象和谐共生,当地的野生亚洲象监测员必须在村民每天出门干农活之前找到象群,发出预警信息。截至2024年,普洱市境内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达205头,全市共有亚洲象监测员100余人。“这群象是个大家庭,共38头。”3月17日下午,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官房村领岗村民小组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