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部署开展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
近日,江苏省林业局、绿委办下发通知,就2025年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系列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本次系列宣传活动持续至11月底,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旨在深入宣传贯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凝聚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强大合力,讲好新时代江苏古树名木保护故事,让古树名木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根据通知,宣传活动将发布《江苏古树名木故事趣谈》、展播古树名木保护宣传视频的优秀作品、开展“四个一
2025-10-17
-
安徽铜陵让古树保护变得可见可参与
古树不老,岁月有声,曾经静默山野的千年古树,如今正焕发活力,变得可见、可触、可参与。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聚焦古树“保护+利用”,在查清古树的基础上,加强开发古树文创产品、打造古树主题旅游线路,让千年古树真正“活”起来、“火”出去。摸清绿色家底 古树保护行稳致远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传承。铜陵市为保护这些“活化石”,启动了第四次古树名木资源预普查。其中义安区、铜官区和郊区
2025-10-17
-
云南省探索形成生态修复系统治理新格局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系统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一体化修复治理,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等一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和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天然林资源全面保护,完善林草湿资源统一管护体系,形成生态修复系统治理新格局。“十四五”期间,累计投
2025-10-17
-
云南省首期林草科普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举办
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大力支持下,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干部管理学院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在昆明联合举办了为期4天的云南省首期林草科普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国8个省及云南省16个州(市)共44位林草系统科普工作者参加培训,科普能力建设培训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云南省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林草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推动林草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培训内容紧密围绕
2025-10-17
-
山西召开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
日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在忻州召开全省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林草系统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了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要求,要压紧责任链条,依托林长制,压实地方“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火灾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格火源管控,落实网格化巡护和定点责任看护制度,严禁野外违规
2025-10-17
-
江苏部署四季度森林防火及林业安全生产工作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积极应对各类林业灾害,江苏省林业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涉旅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国家、省安全生产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全国林草系统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秋冬季火险形势,就四季度森林防火及林业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
2025-10-17
-
北京开展“科技点亮花园城市”系列活动
日前,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科技点亮花园城市”系列活动。一是成功举办首届“科学花园日”。融入中关村“火花”行动,汇集园林绿化行业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通过“赏科学花园、看科学路演、逛科学市集”对接前沿科技成果与场景化落地应用。二是打造1500平方米城市疗愈、屋顶花园样板间。结合生物多样性观测、自然教育,通过科学设计视距株、多彩多层次植物栽植等措施充分发挥功能型科学花园示范作用。
2025-10-17
-
广西为古树名木保护筑牢资源根基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通过挂牌立碑、抢救复壮、严厉打击破坏行为、科普宣传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2025年初,广西发布第2号总林长令,进一步强化保护力度。据悉,广西共有15.6万余株古树名木,1311个古树群。为进一步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广西大力推进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和梧州市林科所承担,以保护古树名木种质资源
2025-10-17
-
湖南省林业局开展候鸟保护工作暗访
为切实做好国庆期间候鸟保护工作,积极应对返乡人流高峰带来保护压力,湖南省林业局组成4个工作组赴炎陵、新化、新邵、隆回、零陵、蓝山、桂东等7个候鸟迁飞重点县市区开展暗访。 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达各县市区候鸟保护站点,实地查看候鸟保护站巡护值守人员在位、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两年行动站房建设、值班人员生活保障等情况,走访周边乡镇、村组鸟类保护宣传教育、清网行动落实情况,针对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整
2025-10-17
-
安徽宣城探索建立省内首批林业碳汇标准地
森林碳汇能力的大小,不仅受纬度、海拔、降水、温度等多重自然因素影响,同时更多地受到采伐、种植作物等人为活动的干扰。为准确监测近自然状态下森林碳汇的真实能力,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联合相关科技企业,在市域范围内两个国有林场,以天然林和符合规范的人工林作为长期监测对象,开展了省内首批林业碳汇标准地项目建设,并于6月实地开展了首次监测活动。该监测项目系安徽省内首批原创林业碳汇科研项目,重点围绕森林碳汇
2025-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