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部署推进当前国土绿化工作
近日,江苏省林业局、省绿委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国土绿化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当前国土绿化有关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抢抓有利季节加快推进植树造林。《通知》要求各地抢抓当前植树造林黄金季节,深入推进沿江、沿海、沿大运河、沿淮河等生态景观廊道建设,深挖盐碱滩地、荒山荒地、城镇村庄空地、“三网”、“四旁”等绿化潜力,加快绿美村庄等项目实施进度,努力确保4月底前完成主体造林任务。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造林一线,
2025-04-14 -
湖南召开全省湿地工作会议
近日,湖南省湿地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回顾总结了2024年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研究分析了当前面临形势和机遇,部署安排了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全省各级湿地管理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湿地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根本任务,着力健全湿地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湿地保护监管体系、加强湿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完善湿地保障体系、建设湿地合理利用
2025-04-14 -
广州发布2025年1号林长令 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
近日,广州市发布2025年1号林长令《关于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令》(以下简称“林长令”),要求全面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食用候鸟等野生动物的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树立广州文明形象,助力办好绿色全运。林长令指出,鸟类等野生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林长要充分认识到鸟
2025-04-14 -
湖北神农架构建智慧森林“防火墙”
面对清明祭祀、春耕生产、旅游活动“三叠加”的防火压力,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打出科技组合拳,筑牢森林防火屏障,实现火情“秒级预警、分钟级处置”。接入气象卫星数据,预判干旱窗口期,科学调度增雨作业;在孤寡老人居住区增设智能烟感装置,防范生活用火风险;开通火情微信举报通道,居民随时可上传隐患照片。增雨烟炉“向天借水”在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一套融合人工增雨、立体监测、智能预警的“科技防火网”正高
2025-04-14 -
湖南专业化赋能重大地灾安全隐患整治
近日,湖南省林业局安委办相关负责人会同省安委会资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赴青羊湖国有林场,对城大分部肖家坡水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查勘,介绍基本情况并提出整改需求。肖家坡水库为上世纪70年代修建,已近50余年历史。因年久失修,现水库坝体渗漏严重,叠加即将到来的汛期影响,一旦垮塌,将严重威胁下游150余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现场查勘,专家建议迅速收集水库汇水面积、库容等相关资料,实测大坝及附近
2025-04-14 -
内蒙古42个新草品种贡献新质生产力
日前,内蒙古林草局公布了2024年度自治区草品种名录。2024年,内蒙古共审认定通过草品种42个,其中,育成品种32个、野生驯化品种10个,审认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包括羊草、冰草、驼绒藜、苜蓿、大麦、燕麦等17个生态修复和畜牧业生产急需的优良草种。截至目前,内蒙古草品种数量达到277个,稳居各省区之首。贡格尔黄花苜蓿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种业振兴和奶业振兴政策措
2025-04-14 -
“2025花开京津冀”系列活动启动
近日,“2025花开京津冀”活动在北京启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三地百姓串门互访、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生态之美。京津冀林海相连,草木相依。11年来,三地坚持联手扩绿、兴绿、护绿,完成了10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生态工程,共同推动“三北”防护林建设,举办京津冀晋观鸟大赛,联合开展野生动物执法巡察。作为山水相连
2025-04-14 -
河北加强对中小学生森林草原防火教育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森林草原防火教育的通知》,就切实做好全省中小学生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通知强调,全省各级林草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要提高重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将森林草原防火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
2025-04-14 -
河北举办核桃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班
为全面提升核桃种植管理水平,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河北省林果花卉产业发展专家支撑团队核桃一组在石家庄市举办了核桃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班。来自核桃主产区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市、县(区)林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项目参加人员、项目示范点负责人及技术员、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技术骨干等共计15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采取“室内培训+室外现场示
2025-04-14 -
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破壳
4月8日,记者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获悉:4月4日10时55分,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的朱鹮顺利诞生;时隔不到24小时,4月5日8时6分,第二只朱鹮宝宝破壳而出。这两只名为“青青”和“呦呦”的朱鹮幼鸟是陕西今年首批人工孵化的朱鹮。“此次诞生的两只幼鸟体重分别是54.1克、56.4克,均达到正常幼雏体重标准。接下来,经过40多天的育雏期,整个人工繁育过程才能完成。”人工繁育中心工作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