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碳新闻
  • 绿碳宣言
  •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数字
  • 绿碳中国
  • 绿碳聚焦
  • 绿碳有约
  • 绿碳论坛
  • 江西遂川探索林下多元发展路径

    夏日的江西遂川林区,青山叠翠、郁郁葱葱。遂川县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13%。近年来,遂川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探索林下种植、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不砍一棵树,一样能致富”的绿色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14.6万亩,总产值突破7.2亿元,带动8.5万人增收。走进遂川县碧洲镇黄岗村,林下多花黄精茁壮生长。这片中药材基地有506亩,是云岭林场与春秋公

    2025-06-19
    江西遂川探索林下多元发展路径
  • 浙江安吉:竹林空气变为真金白银

    竹林空气能否转化为真金白银?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新探索给出答案:可以。安吉县拥有87万亩毛竹,凭借仅占全国1.8%的竹林面积,曾创造全国20%的竹产业产值。如今,安吉正以竹林碳汇改革为支点,撬动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双赢格局。“以前砍竹子每亩收入不到80元,现在竹林里的空气都能卖钱。”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应忠东难掩激动。2021年,大里村将5425亩竹林流转至村合作社统一经营,通过碳汇交易平台

    2025-06-19
    浙江安吉:竹林空气变为真金白银
  • 《山东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出版发行

    近日,由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主持编著的《山东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立足山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成果,融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系统梳理山东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深入挖掘每株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涵盖相关历史事件、人物传说及文化寓意。书中详尽介绍了山东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的种类、树龄、位置等信息,配以精美图片,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观赏性。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天下第一银杏

    2025-06-19
    《山东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出版发行
  • 数字电商赋能成都花卉产业发展

    “我们拥有全市最大的蝴蝶兰鲜花生产基地,能否将我们的产品及时、快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除了鲜切花,有没有针对盆景、苗木等园艺产品的扶持政策和优惠举措?”6月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推动下,京东集团、成都市花卉协会、四川鱼爪集团联合举办“川渝花时·京东领鲜”京东外卖成都鲜花产业招商合作活动。活动借力京东电商平台构建成都花卉流通服务体系,为成都花卉企业提供零成本入驻机会,帮助花卉从

    2025-06-19
    数字电商赋能成都花卉产业发展
  • 甘肃山丹:祁连山下玫瑰花开绽放“芳香经济”

    眼下,在甘肃省山丹县老军乡蕃昌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1500多亩玫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花农忙着采摘玫瑰花花苞和花瓣,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玫瑰花纯露的蒸馏。目前,合作社年生产玫瑰花茶、玫瑰酱、玫瑰纯露等产品500多吨,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技术人员查看晾晒的玫瑰花苞质量。 近年来,老军乡蕃昌合作社利用祁连山下山丹老军南滩山坡地,引种耐寒耐旱玫瑰品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2025-06-19
    甘肃山丹:祁连山下玫瑰花开绽放“芳香经济”
  • 林场实训基地迎来新学员

    晨雾中,几辆大巴驶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北太子山生态旅游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169名学子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实训。同学们满怀期待,准备在这片森林中完成首次康养植物实地调查。学员在太子山林场研学实训。杨光明摄“这里的教室没有四面墙,你们的任务是整片森林。”领队邹卫红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分组领取记录笔、康养牌等工具,深入森林花海展开探索。“老师,我发现了虎耳草。”“我

    2025-06-19
    林场实训基地迎来新学员
  • 归国大熊猫“宝弟”“宝妹”在浙江温州动物园正式亮相

    6月15日,市民、游客在温州动物园熊猫馆观看、拍摄大熊猫。当日,归国大熊猫 “宝弟”和“宝妹”在浙江省温州动物园熊猫馆与市民、游客见面。这对双胞胎大熊猫于2019年出生于比利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2024年底,“宝弟”“宝妹”结束旅比生涯回到中国。2025年6月7日晚,双胞胎大熊猫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抵温,经一周适应,顺利与公众见面。新华社发(刘吉利 摄)6月15日,市民、游客在温州动物园熊猫

    2025-06-19
    归国大熊猫“宝弟”“宝妹”在浙江温州动物园正式亮相
  •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7日电 题: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新华社记者关俏俏2024年11月28日,全长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锁边合龙,标志着全球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正式形成。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再次探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治沙一线。在曾被称为“沙漠孤岛”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

    2025-06-19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完“绿围脖”,新疆又在做什么
  • “防沙治沙既添绿也‘生金’”——黄河岸边一个防沙林场的生态蜕变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7日电 题:“防沙治沙既添绿也‘生金’”——黄河岸边一个防沙林场的生态蜕变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恩浩绵延数公里的光伏板犹如一片覆盖在沙地上的“蓝海”,工人们在光伏板下挖沙沟、铺稻草、压流沙,网格状沙障在起伏的沙丘上铺展开,犹如一张巨网紧紧锁住流沙——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治沙项目区,整个

    2025-06-19
    “防沙治沙既添绿也‘生金’”——黄河岸边一个防沙林场的生态蜕变
  • 中国科学治沙,从这座东北小城出发

    新华社沈阳6月17日电(记者武江民、于也童)科尔沁沙地南缘,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当风掠过万亩樟子松林,松针摩擦的簌簌声里,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年365天,刮风的日子就超过200天。20世纪50年代的彰武,是远近闻名的“沙窝子”。为了治沙,1952年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成立,这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的前身,也是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科研机构。20世纪80年代,时任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

    2025-06-19
    中国科学治沙,从这座东北小城出发
  • 上一页
  • 1...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1285
  • 下一页

热门排行

  • 《中国绿色碳汇网》发刊词 ——《春天的故事》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6月和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
  • 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基础条件?
  • 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
  • 关于征集河南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的通知
  • 全国碳市场行情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绿碳宣言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中国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电话:0371-63399178     传真:0371-63399178

© 2022 中国绿色碳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03612号-1
备案图标.png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458号

本站基于 米拓企业建站系统 搭建 ©20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