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龙岩:破局“三新” 解好林业编制改革方程式
近期,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全省首个统筹林业碳汇全周期管理的市级专业机构。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福建省林业碳汇治理体系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加速转型,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作为“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龙岩市,森林覆盖率达79.21%,长期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从推进“三权分置”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走出共富路径,再到赋能森
2025-06-24 -
江苏省林业局加强新造林管护工作
当前,江苏省一些地方已先后进入梅雨季,梅雨季结束后又将进入高温酷暑季节,全省新造林已进入管护关键期。为切实加强新造林管护工作,提高林木成活率,守住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江苏省林业局于近日印发通知,对进一步加强新造林管护进行全面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通知指出,新造林管护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年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关键。各地要将新造林管护作为当前国土绿化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025-06-24 -
广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探索生态建设新路径
初夏时节,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后背山的红锥古树公园里,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给1300多岁的红锥古树留下影像。 “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散文家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一书中所写的这句话,道出了古树的价值所在。古树名木,可以说是见证了百年乃至千年历史沧桑的活文物。 保护好古树名木,事关文化传承,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举措。《中共广东省
2025-06-24 -
广西发现安息香属植物新种崇左安息香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科研人员发现一安息香属植物新物种——崇左安息香,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上发表。论文通讯作者、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唐明介绍,该物种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于2014年5月首次在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山地一石灰岩山顶上发现。近年来,唐明综合其形态学比较、相关文献资料和标本考证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其与亚洲地区所有发表的安息香属植物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一独
2025-06-24 -
广西发现蕨类新物种——剑叶鞭叶耳蕨
近日,从广西林科院陆生野生动植物研究所获悉,广西林科院联合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广西桂林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并命名了一个新的蕨类植物物种——剑叶鞭叶耳蕨。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剑叶鞭叶耳蕨主要生长于阔叶林下溪流两侧的石壁上,可通过叶顶端产生不定芽进行无性克隆繁殖。由于其形态与单叶鞭叶耳蕨(又称基羽鞭叶耳蕨)相似,过去常被混淆。然而,本种几乎不
2025-06-24 -
湖北武汉东湖绿道三期荣获国际大奖
近日,在城市土地学会(ULI)亚太区峰会上,由湖北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指导的“东湖绿道三期”项目荣获2025年ULI亚太区卓越奖最高奖项。该奖项是亚太地区房地产与城市发展领域的最高级别国际奖项之一,此次中国地区仅有五个项目获此殊荣。东湖绿道三期于2024年6月贯通开放,全长3.45公里。项目立足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书香道”主题定位,通过“展示文化、优化观景、植入功能、提升人气、丰富体验”五大提升策
2025-06-24 -
江西吉安:林改激活“四库”新动能
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江西省吉安市以“林长+林改”为关键抓手,将林改工作深度融入吉安市打好“十大攻坚战”战略布局,通过清单化管理压实责任、制度化推进保障成效,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收的新路径,为森林这座“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注入澎湃新动能。吉安市紧握集体林地“三权分置”钥匙,完成集体林地延包169.2万亩,并创新实施国有林场场外造林15万亩,有效拓展绿色空间。挂点林长率先垂范
2025-06-24 -
河北沧州多管齐下保护“鸟类天堂”
河北省沧州市坐拥3处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总面积超3万公顷,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的“生命驿站”。近年来,当地以法治为基、以生态为本,多管齐下推进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管理工作。一是投入5.58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工程,完成退养还湿308.8公顷,修复退化湿地277.97公顷;二是依托林长制压实责任,编制市级湿地保护规划,构建科学管理体系;三是通过“AI影像﹢ AI声纹”智能监控网络,实现湿地动
2025-06-24 -
特色种植“花繁果茂” 富民产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多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打造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推广实用技术,努力实现林果“稳产、丰产、早结果、早见效、高质量”目标。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类林果的日光温室种植。近年来,古浪县利用原有种植优势,引进设施林果新品种,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古浪县陆续引进了11个林果新品种,累计示范
2025-06-24 -
山西太岳林区多措并举守护生物多样性
太岳山雄踞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228.3万亩、森林覆盖率82.97%,孕育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华北生物基因库”。站在沁河源湿地观鸟台,眼前成群的小鸟正在新修复的湿地嬉戏。这里曾因暴雨冲刷变得千疮百孔,如今通过河道疏浚、本土植物群落重建等举措,水域面积扩大40%,动植物种群从431种增至502种。近年来,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将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区位重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