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攀枝花开展探秘苏铁研学活动
近日,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以“探索苏铁奥秘 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活动当天,在自然教育导师的引导下,参与者深入保护区,近距离观察攀枝花苏铁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导师现场教学如何通过叶片形态、孢子叶结构等特征辨别苏铁雌雄,并详细讲解其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态价值与科研意义。攀枝花苏铁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对研究
2025-07-08 -
盘锦人工巢迎来东方白鹳“四羽”首飞
6月23日,在辽宁省盘锦市绕阳河的一处人工巢上,一只羽翼初丰的东方白鹳幼鸟“老小”在父母注视下,展开翅膀,盘旋着飞向湿地深处。此前,它的兄长们已首飞,如今“四羽”齐发,开启独立之旅。今年3月6日,一对东方白鹳夫妇降临绕阳河畔新落成的15米高的人工巢。它们衔来枯枝筑巢,并在此孵化。4月15日,4只雏鸟诞生,这对东方白鹳父母化身“渔夫”与“厨师”,精心照料。东方白鹳是“鸟界国宝”,偏爱在输电铁塔筑巢,
2025-07-08 -
黑鹳连续6年越冬辽宁朝阳青龙河
近日,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在青龙河流域连续6年有种群越冬并成功繁育。黑鹳生活在悬崖峭壁间2023年和2024年冬季,监测到的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分别为14只和15只。6年间,在青龙河保护区发现的2个黑鹳巢穴合计繁育成活幼鸟37只。目前,在青龙河保护区内的黑鹳种群数量超过23只,黑鹳从候鸟变为留鸟。青龙河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自2019年发现黑鹳
2025-07-08 -
江西永丰中药材种植基地夏管忙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行“党员+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推广黄栀子、粉防己等中药材种植,以绿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永丰县瑶田镇水心村农民在管护中药材粉防己。 刘浩军 摄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08 -
密林中的烽火堡垒 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沿着蜿蜒的334国道一路向东,当踏入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那片莽莽林海深处时,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在这里,我们终于见到了慕名已久的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遗址。岁月如白驹过隙,悄然变迁。如今,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秘密营地,早已化作红色教育的鲜活课堂,让烽火岁月的抗联精神火种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广泛传扬。密林深处的烽火堡垒:1936年的生存智慧与战斗中枢回溯到“九一八”事变的硝烟弥漫之际,山
2025-07-08 -
云起山巅 绿美画卷
仲夏凌晨,登顶吉林省临江市海拔1426米的老秃顶子山,翻腾的云浪填满山谷,与远处的山峰遥相呼应。随着太阳的升高,漫山遍野的树林交织成一幅颜色鲜明的立体画卷。近年来,临江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提速等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巩固提升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实效,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6.6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5%,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切实推动绿色发展。
2025-07-08 -
甘肃灵台首次发现野生梅花鹿
新华社兰州6月28日电(记者王紫轩、刁慧琳)记者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林草中心了解到,6月26日,当地新开乡冯家山林区的护林员在日常巡护时发现一只受伤的梅花鹿幼崽,经过及时救助,这只幼鹿已恢复体能并成功放归。据了解,这是当地首次发现并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图为灵台县林草中心救助的梅花鹿幼崽。新华社发“这只梅花鹿幼崽的年龄大概有两个多月,被发现时后腿无法动弹、不断发出哀鸣,据我们推断,应该是受伤
2025-07-08 -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壮阔,水鸟振翅,顶有趣呢!”
夏季的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中芦草宛如优雅舞者轻轻摇曳。在麋鹿野外放养区,无人机日常巡护拍到令人惊喜的一幕:5只毛色棕黄、点缀梅花斑点的麋鹿幼崽紧跟在妈妈身边,悠闲地散步。“上个月刚刚有4只小麋鹿诞生,今天又添了新成员!”保护区巡防队员王学先惊喜得很。麋鹿,曾广泛栖息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湿地。20世纪初在中国本土灭绝,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国外引回麋鹿,开启了这一物种的复壮之路。
2025-07-08 -
碧海金沙里的绿色承诺——中国最北海岸线生态修复观察
仲夏时节,阳光洒在中国最北海岸线上。辽宁海滨,北纬39度的海风掠过浮光跃动的海湾,丹顶鹤在红海滩间蹁跹起舞;海岸线上,执法船在巡航,电子眼守护着洁净的沙滩;沙滩上,志愿者拾起漂浮的塑料瓶……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长达2200余公里海岸线,讲述着一场从污染到治理的生态转变:近年来,
2025-07-08 -
安徽含山:林下开出“黄金花”
近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梅山村一处山坡上,20多名当地村民正栽植野菊花苗。放眼望去,100多亩的国储林地上,一株株幼苗孕育着勃勃生机。“我们平时只用浇浇水、施施肥,一天能有120元的收入。”村民晏维芝感叹,没想到家门口荒了这么多年的山现在也有了用处。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3年,含山县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成立了含山最大的林投企业。“我们当年就流转了环峰镇梅山村约1551亩集体林地,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