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竹为笔 书写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四川省青神县瑞峰镇林业窗口——以竹为笔 书写乡村振兴绿色答卷在四川盆地西南缘的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千年竹文化浸润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瑞峰因竹而名、因竹而兴。近年来,瑞峰镇林业窗口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立足竹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当地特色竹产业、建设生态竹家园、擦亮东坡竹文化,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特色竹产业让荒山变“绿色银行”一片曾经贫瘠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万亩
2025-07-08 -
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暑期,他们把实验室“搬”到山林间——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来临,浙江农林大学各专业的课程教学陆续结束。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假期的休息,他们把实验室“搬”到山林间,正式进入暑期科研服务阶段。应浙江省遂昌县相关部门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喻卫武等专家组成的香榧团队,来到该县新路湾镇、湖山乡、湖山林场等地的香榧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为遂昌香榧全产业链发展“体检”,助力遂昌县
2025-07-08 -
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启“云端视角”低空经济
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与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根河敖鲁古雅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就低空观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现航空护林与文旅产业跨界融合,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加速转化。为给飞行爱好者和旅游消费者带来独特的飞行体验,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直升机将入驻根河机场,依托航空护林局年平均9架飞机的资源、完备的机场设施、优质空域,以及飞龙通航的专业能力,推出一系列航空体验飞行项目。该项目围绕不同
2025-07-08 -
福建光泽构建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近年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下空间流转模式,构建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强村双赢。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超3亿元。光泽县建立全省首个林下空间流转平台,登记可利用空间2万余亩,完成流转3078亩。通过村级股份合作社联动国有林场,引导规模化经营。强化服务支撑,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80个,推出林下经济链条式服务,创新“林下贷”金融产品,发放贷款419
2025-07-08 -
龙江森工集团推介2025夏季旅游产品
15家3A级以上景区组团龙江森工集团推介2025夏季旅游产品6月25日,龙江森工集团以“绿动龙江·畅游森工”为主题,携旗下15家3A级以上景区举行2025年龙江森工林区夏季旅游产品推介会。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龙江森工林区避暑度假、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等特色产品,同时森工旅游产品营销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作为大型国有生态公益性企业,龙江森工集团施业区总面积达658.56万公顷,约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7
2025-07-08 -
湖北竹溪探索集体林托管经营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大力探索可持续“造血式”集体林改富民模式。竹溪县计划以双竹、源茂、标湖等8个国有林场为主体,在全县15个乡镇中完成40余万亩集体林托管。目前,望府座、源茂、八卦山、双竹、天池垭5个国有林场已同周边4个乡镇13个村签订集体林托管流转协议、涉及面积21.08万亩。县林业、自规等部门建立联合办公机制,搭建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加强对林权流转的
2025-07-08 -
广西发现葫芦科新物种疣茎绞股蓝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联合广西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系统发育与进化中心研究员余丽莹带领的广西中药资源调查与整理创新团队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云南麻栗坡县追踪到新种疣茎绞股蓝野生资源。该新种于2024年被国际植物分类期刊Phytotaxa刊登报道。虽与广西绞股蓝、扁果绞股蓝、翅茎绞股蓝等相近物种同为非圆球形蒴果,但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其独特性状及独立进化分支明确了该物种的分类学地位。2
2025-07-08 -
科技创新提升长白山人参价值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优势产业人参品牌集群会议上,专家为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价值出谋划策,强调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国务院参事、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葛志荣表示,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除要充分发挥自然禀赋、文化积淀、政策支持三大传统优势之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金量”,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促进品种培育、深度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升级。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
2025-07-08 -
山东泰安: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
野生动植物作为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构成要素,在生态系统中肩负着维持生态平衡、推动物种繁衍与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使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泰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其“生态家谱”不断丰富。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泰安市已记录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多达416种。其中,鸟类374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2种、兽类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2种,国家二级保护
2025-07-08 -
陕西商洛:编织生命防护网 护古树名木常青
徜徉商洛绿水青山间,阅尽千年的古柏傲然挺立。这些镌刻着岁月年轮的“绿色活化石”,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生态瑰宝,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图腾。如今,在陕西省商洛市精心构筑的立体防护体系下,这些古树名木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商洛创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包抓责任制,逐树(群)确定养护主体、签订责任书,将古树名木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级管理、挂牌保护。同时,依托全国古树名木管理智慧平台,商洛持续完善“一树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