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漳州“三链”推动木业产业跃升
木业在福建漳州实力够强。2024年度,漳州市平和县政府对37家亩均税收超20万元且纳税总额超200万元的工业企业予以表彰,其中35家为木业企业,占比高达95%。2024年,全市木业规上企业多达535家,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近年来,漳州市高度重视木业产业发展,立足森林资源与区位优势,聚焦“三链”建设,通过集群化、品牌化、全球化推动木业产业发展,实现品质与效益双提升。产业链,提升集群效能20世纪90
2025-07-15 -
河北茅荆坝林场培育优质良种壮苗
河北省隆化县茅荆坝林场近年培育优质良种壮苗,为“三北”造林提供苗木保障。2020—2025年,林场累计实施林木良种繁育项目育苗148亩,培育油松良种苗木1250万株,先后被河北省林草局评为省级保障性苗圃,被国家林草局纳入三北地区种苗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茅荆坝林场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冀北山地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无性系选优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总结出了采穗园管理技术、落叶松嫩枝扦插配套技术和速
2025-07-15 -
新疆阿依巴格4500亩芒果杏陆续进入采摘期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依巴格镇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芒果杏种植基地,党员志愿者和村民正在分拣芒果杏。眼下,阿依巴格镇4500亩芒果杏陆续进入采摘期,阿瓦提县供销社组织党员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帮助果农采摘、分拣、包装、销售芒果杏。(包良廷)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15 -
河南卢氏推动特色产业强劲发展
连翘“全国第一县”、香菇年产量占全省1/10……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将乡村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力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引领推动产业规模化。卢氏县通过金融扶持、产业奖补等举措,科学布局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文峪乡望家山、双龙湾镇东虎岭等万亩连翘基地5个、千亩连翘基地34个,连翘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年产量6000余吨,占全国总量1/3。食
2025-07-15 -
浙江湖州“以竹代塑”行动拉动竹产业
浙江省湖州市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丰富的山地丘陵资源孕育了172.8万亩竹林,占全市森林面积的43.42%。近几年,随着“以竹代塑”行动的深入推进,湖州竹产业基本实现全竹利用,形成了竹生物基新材料、竹大健康食品、竹装配式建材、竹质装饰材、竹日用品、竹质生物品和竹笋食品等七大系列3000余种竹产品品类格局。2024年,全市竹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约占浙江省竹产值的36%,7万多名竹农从竹林培育和采伐中
2025-07-15 -
好生态引得“珍禽”来
在鄱阳湖畔的江西永修县,一套以“林长制”为核心的湿地保护体系正焕发强大活力,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双赢。该县已连续14年获评“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巡护队伍在湿地巡逻。汪顺英摄机制创新+科技赋能 责任到人看得见作为鄱阳湖湿地保护的“前沿阵地”,永修县构建“林长+候鸟和湿地保护”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335名县乡村林长年均巡护超200次,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以前巡湖靠腿,现在天上无人机、
2025-07-15 -
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发现广西火桐
近日,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在开展例行巡护时,发现一株通体橙红色、未见绿叶的奇特植物。时值盛花期,其密集的橙红色花序如“鞭炮”挂满枝头,在青山绿海中显得格外醒目。为精准观察,保护区启用无人机抵近拍摄,并采集样本,经专家鉴定,最终确认为极度濒危物种——广西火桐,标志着西大明山保护区成为广西火桐的新栖息地。至此,西大明山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种类增至5种,生态价值进一步提升。据了解, 广
2025-07-15 -
广西:守护古树名木 传承八桂记忆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巨变,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林木资源大省,广西的古树名木总量多、分布广,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群1311个,古树名木15.6万株。然而,受自然灾害及“慢破坏”“微破坏”等影响,近年来,广西区内的古树名木陆续出现生长衰弱甚至死亡的情况。危急情况下,一场名为“复绿”的爱心传递也随之兴起,广西林业系统及社会
2025-07-15 -
北京大兴探索湿地保护特色路径
北京市大兴区深耕湿地保护特色路径,驱动生态质量向好长效发展。一是紧密结合造林绿化工程,打造长子营湿地公园303.1亩、小黑垡湿地公园176.7亩,建成功能性小微生态湿地32块,全区湿地面积扩展至4.63万亩,湿地保护率达81.62%。二是强化“林长、田长、河长”三长联动机制,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调查形成125种湿地资源植物图谱,完善水源保护区“一张图、一张表”管理台账。三是建立市级生态林养护
2025-07-15 -
北京市全面建立园艺师制度
为了将首都花园城市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北京市统筹推进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园艺师“三师”联动,打造“智囊团”,助力花园城市的美好“图景”变成各类花园“场景”,让绿色发展理念“变现”为市民绿色福祉。依托林长制体系,北京市全面建立并推行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园艺师制度,并将通过园艺师与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协同联动,强化专业力量支撑,提升花园城市建设质量,完善林长制基层治理体系。制度先行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