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第二季度政府网站抽查结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照《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对局政府网站的单项否决项逐一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网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况、互动回应情况和服务实用情况。经检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站无“单项否决”情况,检查结果判定为“合格”。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2025-08-18
-
西北院助力陕西商洛创新发行林业司法碳票
近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首张林业司法碳票成功发行,国家林草局西北院为此提供全程技术支撑。 此次发行的林业司法碳票涉及森林面积666.7亩,核定碳汇量2089.93吨,预计实现碳汇收益10万元,破解了传统环境案件中“修复难、执行难”问题,凝聚了保护生态的社会共识,有助于持续提升生态治理效能。作为本次林业司法碳票的技术支撑单位,西北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了由碳汇计量、遥感监测、林业调查等领
2025-08-18
-
“竹材高效采运及智能备料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课题启动
6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林科院哈尔滨林机所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木竹采收与加工关键装备技术”课题“竹材高效采运及智能备料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启动及推进会在福建省建瓯市召开。会上,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立项背景、总体目标与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子课题的研究基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汇报。课题将聚焦我国竹材采运和智能备料加工领域,针对山地竹林竹材采运装备
2025-08-18
-
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潜能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立足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深度融入总体规划,系统挖掘“古色”历史底蕴、“绿色”生态宝藏、“红色”抗联精神等多元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旅融合项目。“古色”探源,激活历史脉搏。依托飞龙山景区、鲜卑祖源景区丰富的岩画、鲜卑遗迹等资源,松岭林业局将岩画的神秘、鲜卑文化的源流与壮美自然景观融合,精心策划“祈福纳祥”“寻根探源”等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
2025-08-18
-
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林+”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能
央视网消息:在我国,森林食物是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当前不少地方森林食物迎来夏季采收。在江西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这家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的木耳和樟芝。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建设了覆盖林场100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喷灌系统,有了充足的水源,食用菌产量增加了10%左右。在云南勐腊镇的橡胶林里,竹荪正蓬勃生长。近年来,当地大力挖掘林下经济潜力,以党组织领办、社区集体出资、村民
2025-08-18
-
瞭望 | 调动红树林保护积极性
随着红树林保护投入增多,实现红树林保护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多赢是重要努力方向,需要增强对红树林保护、修复、利用的科学规划,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并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好调动红树林保护积极性探索红树林碳汇交易试点,发展碳汇经济。在共享红树林造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碳汇收益等方面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踊跃参与红树林被称作“海岸卫士”,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
2025-08-18
-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历史节点回望,“十四五”规划纲要锚定的“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目标正加速落地——从科学推进荒漠化治理,到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一张张用科技与汗水织就的绿色网络正在神州大地铺展。 从太空俯瞰,这幅生态文明的壮美画卷正书写着“十四五”规划的绿色答卷。↑点击视频,观看“十四五”期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解读:2023年与2020年相比,塞罕坝林
2025-08-18
-
国家林草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
国家林草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赓续党的优良传统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7月2日,国家林草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集体学习研讨。研讨会上,局党组成员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深入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大家一致认为,在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修订发布《条例》,进一步针对党政机关铺张浪费现象作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对党政机关带头
2025-08-18
-
三北局推进落实内蒙古黄河岸线流沙系统治理项目
按照国家林草局党组安排部署,三北局负责牵头落实内蒙古贺兰山—阴山段180公里沿黄岸线流沙系统治理。6月19日,三北局组织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内蒙古林草局以及有关盟市、旗县林草局召开《内蒙古黄河岸线流沙(贺兰山—阴山段)系统治理项目》总体方案视频研讨会,对下一步工作明确了优先序、施工表和作战图。黄河贺兰山—阴山段紧邻乌兰布和沙漠,不仅是影响华北、京津等地沙尘天气的重要路径区和加强区,也是流沙直接入黄的
2025-08-18
-
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投入治沙作业
我国治沙模式向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方向深度转型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投入治沙作业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新华林场及磴口县刘拐沙头的沙地上,一台由中国林科院哈尔滨林机所牵头、联合河南洛阳映山红拖拉机厂、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共同研发的“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投入治沙作业,展现了卓越的自主化水平和高效的作业能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沙化土地广、治理难度大、自然条件严酷,传统人工治沙模
2025-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