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科研院所破译花榈木“遗传密码”
近日,江西省林科院传来喜讯,该院联合省林业科技实验中心在国内率先获得首个染色体级别花榈木全基因组,填补了花榈木遗传学研究的空白。花榈木,又名“花梨木”,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花榈木被誉为“才貌双全”树,外形树大荫浓,树干挺拔,寿命长且虫害少,木材优良,根、根皮、茎叶均可入药,提取物还可稳定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花榈木野外种群极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近10年来,江西省林业科技
2025-07-25 -
宁夏南华山发现新记录植物种扁果草
近日,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新成果,宁夏大学林草学院科考团队在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毛茛科北扁果草属植物扁果草。扁果草多生长于山脊石缝,白色花瓣素雅,枝顶结出的扁球形蒴果形态独特、辨识度高。此前,它仅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西部省区有分布记录。此次在宁夏南部山区现身,将其分布范围大幅向东延伸,为研究该物种扩散路径与适应性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次发现扁果草属植物
2025-07-25 -
浙江安吉发布野生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
7月10日,浙江省安吉县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安吉县野生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各项成果。此次调查首次系统全面摸清了安吉县野生植物家底,并取得了新物种发现等多项突破性成果。为科学掌握县域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安吉县继2021年完成全省野生动物本底调查试点县任务后,历经两年多的周密调查,累计组织50余位专家技术人员,布设83个调查网格、35个重点样地、420余条样线,总里程超851公里,拍摄照片12.9万
2025-07-25 -
发挥林长制制度优势建设美丽长阳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自治县切实发挥林长制优势,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全面促进长阳实现绿富同兴。日前,长阳县获评国家林草局2024年林长制激励表扬县。长阳县坚持系统思维,建立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织牢森林资源源头管理网络。按照“因地划网、全域覆盖,以格定人、林长主责,重在实效、严格考核”原则,全面建成覆盖全域、分类分区、精准高效的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森林防火、护林员管理、林长制网格“三网合一
2025-07-25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探索“碳汇+金融”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在辽阔的呼伦贝尔大地上,无垠的林海、丰茂的草原与珍贵的湿地不仅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更蕴藏着绿色发展的巨大潜能。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创新构建“碳汇+金融”模式,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创新探索破土而出,离不开政策土壤的培育。呼伦贝尔市将构建清晰的政策框架作为撬动“碳汇+金融”发展的首要支点,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
2025-07-25 -
安徽芜湖夏日城市生态图景美丽迷人
夏日,从空中俯瞰,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神山公园绿意盎然、湖水清澈,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生态图景。近年来,芜湖市积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生态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品质与功能同步升级。通过科学规划绿地系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市逐步形成“出门见绿、开窗见景、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活格局,为市民营造更加舒适、可持续的宜居环境。(王玉实)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25 -
江西遂川创新合作模式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2024年,全县新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1.3万亩。在遂川县高坪镇,村民将杜仲、厚朴等中药材种植在林下。“以前砍树卖木头,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还破坏环境。现在种中药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药农李满英说。目前,高坪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有千余亩,不少农户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实现年均增收超万元。在遂川碧洲镇
2025-07-25 -
贵州黄平党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仲夏时节,在贵州省黄平县上塘镇团坡村党建示范基地的蓝莓产业园,助农服务队的党员志愿者和采摘工人忙着采摘蓝莓。据测算,基地今年预计采收鲜果120余吨,产值可达200余万元。2017年,通过党建引领,依托东西部协作的政策红利,基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多方支持下落地生根,目前规模发展至200余亩。2024年,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161.95万元,基地建设标准化冷库。“现在摘下来的果子及时进冷库,保鲜期能延
2025-07-25 -
江苏句容打造“丘陵药谷”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句容市“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江苏省重点林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省会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江南珍贵的生物基因库。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句容市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聚焦打造“丘陵药谷”,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激活绿色资源句容市林地总面积68.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20余万立方米,却长期面临“有林无产”的困境。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句容市在持续推行“三权分置”,进一步明晰林权
2025-07-25 -
四川遂宁林下生金走出绿富双赢新路
四川省遂宁市近年全力打造林下生金模式,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有效路径,成功走出一条绿富双赢的新路。今年以来,遂宁融合推进“生态工程+产权改革”,统筹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营造林4.5万亩,流转林地6.2万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58家,林下种养面积增至1.8万亩、增长22.6%。遂宁构建“林下+”产业体系,依托林地资源,建成千亩标准化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