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腾冲首次发现暖地杓兰
云南省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在“2025清风行动”中发现几株奇特的兰花,经林草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暖地杓兰,在腾冲是首次发现。暖地杓兰是亚洲热带北缘残留的杓兰属中较为原始的种类,为我国特有的杓兰种,野生种群数量稀少,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将暖地杓兰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
2025-07-26 -
甘肃武威: “三北”工程“纪检+行业”双轨监管
“三北”工程六期启动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创新构建“纪检监察+行业监管”体系,并轨推进、协同发力,常态长效加强项目全过程闭环监管。早介入、早把关。改“事后问责”为“事前预警”,从项目谋划申报开始,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直属机关纪委便开始全程介入,对项目谋划的政策依据、立项文件、审批流程等进行合规性核验,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投资政策、行业规划及财政预算要求,从源头防范“形象工程”和隐性债务风险
2025-07-26 -
四川峨边林旅融合促生态富民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依托282万亩森林资源及独特彝族文化,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峨边县立足自然地理与资源禀赋,科学划分并重点打造白沙河高山果蔬片区、黑竹沟彝文化旅游片区、官料河生态林竹片区、大渡河百里桃竹片区等林旅融合片区,黑竹沟风景名胜区、金岩乡温泉山庄、杨河乡梦笋基地等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形成集群效应。峨边县志彪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创新
2025-07-26 -
龙江森工“一棚果”结出产业新“丰”景
盛夏时节,龙江森工林区各地的设施棚室内生机盎然,一项项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生根。作为龙江森工集团“九个一”重点产业工程,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森林果蔬产业体系,为林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在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332亩的果蔬基地里,约2.8万株柿子藤上挂满了果实,5000余株茄果类蔬菜正进入分批采摘阶段。“我们的采摘期从现在到10月初,比露天种植延
2025-07-26 -
湖北竹溪出台奖补政策鼓励发展林下经济
近日,湖北省竹溪县印发《竹溪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试行)》,重点扶持“茶、药、漆、竹、特、养”六大林特产业,进一步激活林地资源潜力,撬动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升级。《方案》明确,从事林下经济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在基地建设以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均可申请奖补。新建高标准生漆或竹产业基地连片超100亩,每亩奖补500元;改造培育生漆基地连片超200亩,每亩奖补200元。林下
2025-07-26 -
3只黑鹳幼鸟被成功解救
日前,甘肃酒泉金塔县林业草原事务中心成功救助3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幼鸟。热心群众在航天镇北山悬崖发现幼鸟7天未见亲鸟喂食后报警。救援人员借助挖掘机搭建“空中通道”,将幼鸟从险峻巢穴安全转移。经查幼鸟无外伤但体弱,现由酒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照料,待恢复后将放归自然。黑鹳被誉为“鸟类大熊猫”,其存在是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标志。曹红祖 摄(中新社发)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26 -
辽宁建昌:“三北”工程造林检查
7月1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种苗检验检测中心(石家庄)技术人员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要路沟乡,现场检查科尔沁沙地南缘工程造林项目种苗质量。技术人员冒着酷暑来到造林地块,逐株检查苗木质量。 (孙阁)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26 -
安徽安庆:云雾缭绕处 产业促振兴
夏日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泥潭村,云雾在山间弥漫,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其间,果园、茶园、稻田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大别山腹地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近年来,岳西县立足资源优势,在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扩大果园、茶园种植规模,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同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乡村民宿、采摘等特色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吴均奇)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26 -
江西高安:油茶产业向新而兴
作为全国油茶重点县,江西省高安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引擎,通过政策赋能、科技加持、三产融合,让33.66万亩油茶林变身“绿色银行”。2024年,全市油茶产业产值突破13亿元。盛夏的村前镇高坪村,连片油茶林郁郁葱葱,一颗颗油茶果缀满枝头。“以前这380亩林地分散在15户村民手里,荒废大半。现在流转给林权收储平台,经过统一改造后亩产翻倍,我们还能来打工赚钱。”村民老梅笑着说。目前,高安市共培育百亩以上
2025-07-26 -
湖北五朵峰保护区综合科考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调查团队深入湖北省五朵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并获阶段性成果。此次考察是该保护区2013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的首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本轮综合科学考察共踏查样线39条,系统记录到兽类17种,其中有猕猴、中华斑羚、豹猫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3种,另有珀氏长吻松鼠、小麂、果子狸等10种具有重要生态和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共记录植物物种486种,采集植物标本500余份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