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日报专版:厚植绿色底蕴 共建美好家园——甘肃践行“两山” 理念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纪实
雨后扎尕那。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安 丽 壮美祁连山。(资料图) 黄河玛曲县采日玛段。(资料图)近年来,甘肃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扎实做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和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不断增强,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2022-08-15 -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近日,中国人保发布《中国人保集团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围绕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的“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研究了保险业服务“双碳”战略的可行路径,全面展示了中国人保担负金融央企责任、发挥行业领军作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新成效。2021年中国人保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共提供风险保障超过23万亿元。
2022-08-15 -
“我自豪,我是中国林草人” | 康定情歌:山水相依的模样
由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和中国绿色时报社共同举办的“我自豪,我是中国林草人”全国林草故事征文获奖作品日前揭晓。这些林草故事带着泥土的芬芳,没有矫揉造作,全是普通人讲普通故事,紧紧抓住其中不平凡的闪光点,为人们打开一条了解基层林草行业和林草人的通道,不仅是林草人真实的生活写照,而且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宣传氛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主题征文活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特选发部分优秀作品。350
2022-08-15 -
【解码十年】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太空中的卫星,记录了青海湖畔数十年间的一场沙与水“进退角逐”。从上世纪70年代起,“沙进水退”持续了四十多年,沙地将青海湖分离出了子湖。而从2012年起,这里的地表形态开始了“沙退水进”的大转折。如今,子湖又与大湖体连在了一起,地表已恢复为四十多年前的
2022-08-15 -
安徽滁州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
天空湛蓝如洗,湖水碧波荡漾,鸟鸣声声入耳、野鸭水中嬉戏……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美景如画的悦目景象。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生态文明体系中,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事关生态安全、社会稳定、民生福祉。近年来,滁州市林业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积极推进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22-08-13 -
系列解读③减排固碳,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大有可为!
在日前发布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供热、发电上网。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沼气发展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鲜事”。以四川为例,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沼气各类沼气工程保有量7000余处,年产沼气3亿多立方米,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5000万千瓦时,集中供气8.4
2022-08-12 -
系列解读②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如何“鱼”与“熊掌”兼得?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不仅是我国首次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减排固碳相结合的重大政策文件,其中还提出实施包括稻田甲烷减排在内的十大行动,为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供了系统性指导。稻田甲烷减排有哪些可操作的实施路径?又如何在推进减排固碳的同时实现水稻丰产协同增效,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好老百姓的“粮袋子”?对
2022-08-12 -
系列解读①听过未必了解,农业碳排放量有多大?该如何核算?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为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供了系统性实施路径。据了解,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减排固碳相结合的重大政策文件,对协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农业农村领域的碳排放究竟是怎样的状况?对于农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哪些?面临哪些难点?中国环境报对此专访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
2022-08-12 -
守护绿水青山 扎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年上半年,一组组数据绘出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
2022-08-12 -
贺克斌院士:过去40年是“改革开放”,未来40年最关键四个字 可能就是“双碳行动”
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立后破 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发表了题为“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贺克斌表示,双碳时代,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并开启了新一轮产业竞争。与化石资源相比,风光资源在全球分布相对更均匀,未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例逐渐上升过程中,谁的新能源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