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国际榛子大会在京启幕
8月4日,第十一届国际榛子大会在北京启幕,这是国际榛子大会近5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由国际园艺学会(ISHS)主办、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本届大会,以“榛子:森林食品和木本油料”为主题,来自全球20个国家近200名代表参会。大会会期5天,围绕榛子全产业链关键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以及国家林业草原榛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成员单位的科研成果。在产业层面,大会同步举办了榛
2025-08-27
-
7月全国林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
7月全国林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暑期影响相对乐观7月31日,新一期全国林业采购经理指数(FPMI)发布。7月,全国林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3.97,环比下降2.09。这是该指数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但仍是2022年以来的同期第二高点。同月,中国物流协会发布的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环比下降0.4;财新中国PMI指数为49.5,环比下降0.9。采购经理指数是世界公认的判断行业发展状态的风
2025-08-27
-
“美丽中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获奖结果揭晓
日前,“美丽中国”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终评工作结束,53件作品获奖。此次活动由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办。活动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逾百名专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征集到作品8000余件。这些作品用镜头多角度展示了我国林草事业发展成就,用影像生动讲述了林草中国故事。《鸟浪奇观》组图之一 王俊华摄《群峰竞秀》组图之一 黄菁华摄《国家公园里的
2025-08-27
-
西北院启动西藏草地碳汇功能评估及固碳增汇模式研究外业调查
近日,国家林草局西北院承担的西藏草地碳汇功能评估及固碳增汇模式研究外业调查工作全面启动。作为西藏林草碳汇开发专项项目的重要子项,此次调查将覆盖西藏全域各类草地。通过对西藏草地碳库各关键计量参数的调查监测,为全面评估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草地固碳能力、历年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碳汇提升效应等提供一手资料,同时为指导区域生产实践与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为保证项目质量和履约进度,项目组人员就野外
2025-08-26
-
西安专员办持续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和生态保护工作
7月28日,国家林草局驻西安专员办(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就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和候选区青海片区生态保护工作进行座谈。座谈会上,青海省管理局通报了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汇报了西安专员办2024年实地发现并反馈的6项问题的查处整改落实情况,表示将持续推动生态治理,落实好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打造自然教育品牌,深化科研体系建设,提升宣传质量和影响力,积极落实好设园各项工作。
2025-08-26
-
大兴安岭韩家园林业局“星级”瞭望塔筑起森林防火“新高地”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韩家园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推进“星级”瞭望塔建设,显著改善了瞭望员的工作生活条件,为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提供了坚实保障。长期以来,瞭望塔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韩家园林场717瞭望塔塔员取水需往返5公里山路;雷雨天气时,塔体晃动也给值守带来风险与压力。如今,塔房配套了深水井、净水及抽水设备,彻底解决了“用水难”。塔房内各类生活电
2025-08-26
-
“三北”工程 | 沙海“变形记”:人进沙退绿入怀
当航拍无人机掠过青海沙珠玉的上空,镜头里跃动的不再是单调的暗黄,而是一幅由草绿、深褐与湛蓝交织的斑斓画卷。沙丘如同被施了定身咒,静静卧在草方格织就的“地毯”下;村庄被绿意缠绕,村民在树荫下乘凉,好生惬意;远处的塔拉滩上,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着的光芒,与光伏板下悠闲啃食青草的羊群,共同谱写着一曲生态变奏曲。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曾被风沙“统治”,苦不堪言……航拍沙珠玉乡(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2025-08-26
-
“两山”理念 绿色答卷 | “三绿”并举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三绿”并举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践行“两山”理念系列评论之二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植树造林、科学绿化的重要性,对新时代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
2025-08-26
-
“三北”工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科学设计
日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六盘山区科学绿化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在宁夏验收,标志着“三北”工程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效。项目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为根本遵循,借助林科院数据大模型,选取宁夏隆德县为试点,分类分项调查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植物品种特点(水、土、气、生)等多种生态要素,总计调查图斑1203个,初步建立了“三北”工程区生态因子、植被特征和
2025-08-26
-
大兴安岭漠河林业局创新偃松管理模式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漠河林业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通过分级管理、统采统收等创新举措,探索出一条偃松资源可持续经营新路径,既守护了珍贵生态资源,又让职工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红利。漠河林业局根据偃松“5年一大收、3年一小收”的自然生长规律,将18万亩偃松资源划分为封闭管理区与公共采摘区,其中,10.5万亩的库宝河施业区作为封闭管理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7.5万亩的大凌河施业区则面向社会开放。这种分级管理模
2025-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