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抽蓄公司:绿色能源点染云端之城生态画卷
本网讯 夏日的周宁抽蓄电站,鸟语花香,满眼是无尽绵延的绿色。
电站坐落在素有“天然氧吧”“云端之城”之称的福建周宁,这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量充沛,这里也是“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发源地。
2016年的春天,一个改写区域能源格局的宏伟规划落地周宁县七步镇。作为福建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周宁抽蓄电站,这座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自此拉开建设大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一同探寻这座“巨型绿色充电宝”的建设者们为守护这方水土所付出的努力。
守住绿水扮靓青山
电站建设阶段,周宁抽蓄公司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模式,深入布局绿色抽蓄建设“一核、一带、两库、多点”。通过创新应用植被混凝土复绿技术、消落带植被修复生态治理方法等先进手段,有效减少了施工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并在库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廊道。电站建设还与临近的九龙漈景区体系自然融合,与当地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一项项举措可以印证该公司在复绿提升方面的努力——针对施工开挖造成的裸露边坡,第一时间采用临时毡盖、播撒草籽等措施进行复绿;面对上水库库岸水位变幅区治理难题,探索应用香根草水土保持技术;对部分高陡、贫瘠临时边坡,采用植草皮护坡、高边坡芦苇移植等防治方法,累计防治面积达3万平方米……
执“绿”为笔,青山尽翠。电站建成投产后,6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高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目标值,各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标准。作为能源央企,周宁抽蓄公司以智慧和汗水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新画卷。
在保护中施工,在施工中保护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必然对大气、土地、水资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发展,还是要保护?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周宁抽蓄公司的回答是:在保护中施工,在施工中保护,保护与施工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周宁抽蓄公司优化隧洞、道路、场地方案,大幅度减少工程临时、永久占地面积,减少了对751亩土地的扰动;做好土石方平衡策划与实施,将地下厂房、输水系统、施工支洞、大坝开挖石料用于混凝土骨料生产,减少弃石、弃渣超120万立方米;在石料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车间设置减振装置并安装隔声罩,有效治理噪声;开展无组织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治理,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定期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逐“绿”追“新”,步履不停。周宁抽蓄公司以实干、创新作答如何实现能源事业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有力有效探索绿色发展新技术、新方案,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之路越走越宽。该公司采用“砂水分离器+板框压滤机”和“砂水分离器+一体化处理器+压滤机”两种方式,科学处理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并加以循环利用;通过砂石骨料采用湿法生产工艺、在石料加工和混凝土拌合系统设置围挡和除尘站、开挖施工采用湿法钻孔并布设雾炮机和水幕等洒水抑尘设施,从源头上控制粉尘。
推动“绿色充电宝”全方位向绿而行
2022年8月,周宁抽蓄电站全面投产发电。电站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41.19亿千瓦时,等效节约标准煤消耗71.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2.72万吨,为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今年入夏以来,福建全省开启了“热辣滚烫”模式,气温居高不下,社会用电负荷连创新高。为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周宁抽蓄电站充分发挥启停迅速、运行调节灵活优势,以最短的时间响应电网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需求,缓解福建电网迎峰度夏压力,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以学雷锋月、中国品牌日、六五环境日以及公众开放日、社会责任月等品牌活动为契机,联合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绿色低碳宣传、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志愿行动、义务植树等活动,并邀请周宁县环保协会、附近中小学师生深入电站零距离感受绿色发展成果。近年来,电站累计放流鱼苗6.7万尾,对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库区生物多样性,推动电站库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座电站折射发展理念,印证逐绿前行的步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周宁抽蓄公司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助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八闽大地再添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