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湿地保护|挠力河保护区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与高光谱技术开展湿地监测

近日,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开展综合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与高光谱成像(UAV-Hyperspectral)技术对挠力河流域湿地监测。

图片

图片

据了解,无人机激光雷达可穿透植被冠层,直接获取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生成厘米级数字高程模型(DEM),精细刻画微地貌特征,为水文过程分析提供关键底图;无人机高光谱成像采集数百个精细光谱波段,通过识别不同地物的“光谱指纹”,实现湿地植被群落的精细分类与定量表征。无人机激光雷达与高光谱技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湿地调查常受制于可达性差、效率低、数据维度单一等状况。

图片

挠力河湿地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在全球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挠力河保护区在全国率先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且成效显著。为全面掌握挠力河保护区内湿地资源现状及湿地保护修复成效,哈师大青年教师郭殿繁博士团队采用搭载LiDAR与高光谱成像仪的专业级无人机,对挠力河保护区目标区进行高效、精细与立体化感知,定量分析湿地植被空间格局、群落结构、微地貌特征,探索无人机多源遥感在复杂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范式,推动湿地研究向更精细、更定量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精准保护、科学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来源:红兴隆分局

一审:张 洋

二审:王广鑫

三审:赵 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