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专家解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4年第27号,取代原2014年14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规定》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03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第27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原《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第14号令)同时废止。为便于各有关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内容,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
2025-01-03 -
《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政策解读
为了进一步规范12398能源监管热线(以下简称12398热线)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国家能源局组织修订了《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形成了《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投诉办法》《举报办法》)。现将有关事项解读如下。 一、《投诉办法》《举报办法》出台的背景 为规范12398热线集中管理后的投诉举报工作,2017年1月,国
2025-01-03 -
我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近日,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该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投运后,我国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从
2025-01-03 -
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将全机组并网发电
本报西宁12月30日电 (记者乔栋)记者今天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青海玛尔挡水电站2号机组将于31日正式并网发电。至此,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五台机组将全部实现并网。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000米的黄河干流上,所处地区平均海拔3300米,安装四台单机容量为550兆瓦和一
2025-01-03 -
温暖过冬,用能有保障
时至农历腊月,又迎一轮低温天气。从全国范围看,国内北方地区早已进入供暖季,在南方地区,伴随气温走低,取暖用能需求也在攀升。面对季节性用能高峰,供给端的煤炭、天然气、电力保障情况如何?能否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煤炭供需“三高一降” 深冬时节,寒风四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矿坑内,作业平盘上车流如织,重型卡车有序穿梭,电铲挥舞着巨臂,上百台
2025-01-03 -
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青海实践——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广袤无垠的荒漠戈壁,一片波光闪烁的光伏“海洋”,正尽情吸纳着太阳的磅礴能量;绵延无尽的雪山草原,一座座巍峨耸立的输电铁塔撑起纵横交织的银线,连接起柴达木盆地内的风电场,又与黄河上游呈梯级分布的水电站紧密相连,沿着黄河奔腾不息一路向东,用来自高原的清洁能源点亮中原大地的万家灯火。 青海,这片雄踞于“世界第三
2025-01-03 -
截至7月底 我国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数超200万家 同比增长16.4%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林丽鹂)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7月31日,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万家,同比增长16.4%。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增速较快,2021年至2023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6%、21.7%,高于新能源产业18.6%的整体平均增长水平。 加快
2024-08-29 -
一图读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24-04-25 -
北京营建“自然带”提升生物多样性
北京市营建“自然带”提升生物多样性初见成效。一是示范区共记录到鸟类4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记录两栖类3种、爬行类1种。二是红外相机共拍摄鸟兽独立有效照片6368张,其中兽类6种,鸟类21种。捕获并识别节肢动物55科38976头,啮齿类动物1种。三是该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是探索自然带营造技术、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建立2处不同类型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