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携手中国、英国、等11个国家成立开放合规碳市场联盟
2025 年 11 月 8 日,一场改变全球碳市场格局的会议在巴西贝伦举行。欧盟携手中国、英国、加拿大、智利、法国、德国、墨西哥、赞比亚及阿曼等11个国家,正式共同宣布加入由巴西主导的“开放合规碳市场联盟”(Open Coalition on Compliance Carbon Markets)。根据巴西政府在COP30主办方网站及欧盟委员会联合声明,该联盟旨在建立一个跨国合作框架,协调各国碳定价机制、排放交易体系及相关政策,实现“互通、透明与可信”的全球合规碳市场网络。
当前全球碳市场最大痛点是 “标准不一”:各国各自采用独立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系统,导致同等规模的碳信用在不同地区价值、可信度天差地别。区域市场相互割裂,严重限制了碳交易的流动性和经济潜力,而此次协议正是要破解这一核心难题。
协议签署方将共享碳排放监测、碳核算及碳信用交易机制的实践经验,计划未来数月内制定出国际统一导则。最终目标是让碳信用 —— 这种将减排行为转化为金融资产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同等权重和公信力,推动全球碳市场走向透明化、一体化。
一、历史性突破:巴西牵头,11 方共筑全球碳市场 “统一规则”
这场被巴西财政部称为 “历史性一步” 的倡议,集结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和碳市场参与方。
牵头与协调方:巴西财政部主导整个倡议的推进,负责协调各国技术参数对齐,成为全球碳市场治理的核心推动者。
涵盖 11 个国家级经济 bloc(经济体联盟),包括巴西、中国、欧盟、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智利、亚美尼亚、赞比亚,覆盖了全球主要碳减排潜力区和经济体。
会议成果:各方正式签署合作承诺,明确将围绕碳市场规则 harmonization 开展深度合作,打破长期以来的 “标准孤岛” 局面。
巴西财政部副执行秘书拉斐尔・杜贝乌斯直言:“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达成共识,我们正在制定通用规则,为各国标准协调铺平道路。”
二、行业痛点:标准混乱让碳信用 “价值失真”,市场发展遇瓶颈
长期以来,缺乏统一标准是全球碳市场难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障碍。
MRV 系统各自为战:各国自行制定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参数和操作规范。
碳信用价值差异巨大:同样是 “减少 1 吨碳排放” 所对应的碳信用,在不同国家可能面临价值不等、可信度不被认可的问题,导致跨区域交易难以开展。
市场割裂限制潜力:区域碳市场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碳信用无法自由流通,既降低了交易流动性,也削弱了碳市场对全球减排的推动作用。
三、协议核心:共享经验 + 制定导则,打造 “全球统一碳信用体系”
此次签署的合作承诺,明确了具体行动方向和目标。
经验共享机制:11 方将互相分享在碳排放监测技术、碳核算方法、碳信用交易流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取长补短。
制定国际导则:计划在未来数月内,联合推出全球碳市场治理的国际导则,明确统一的技术参数、核查标准和交易规则。
强化市场公信力:通过统一规则,让碳信用的生成、交易、核销全流程更透明可追溯,提升全球投资者和企业对碳市场的信任度。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的减排行为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所产生的碳信用都将遵循同一标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和交易,真正实现 “减排即收益” 的全球统一机制。
四、深远意义:为全球碳中和注入 “金融动力”,绿色转型更高效
此次全球碳市场规则统一协议的签署,对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激活全球碳交易潜力:统一标准将打破区域壁垒,大幅提升碳信用的流动性,让碳市场规模实现质的飞跃,为全球减排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降低企业减排成本:企业无需再适应不同国家的复杂标准,减排成果能更便捷地转化为经济收益,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
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落地:透明、统一、高效的碳市场,将加速资金向绿色产业倾斜,助力各国更快实现碳中和承诺,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支撑。
巴西作为此次倡议的主导者,不仅彰显了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角色,也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提供了范例。随着国际导则的逐步落地,全球碳市场将进入 “统一规则、自由流通” 的新时代,为人类共同的绿色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来源:巴西利亚邮报 、碳交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