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财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向纵深推进 ——收官“十四五”系列评论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列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传递出一个明确的导向,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以
2025-07-03
-
「绿色发展」第二批8张省级林业碳票签发|全省已签发林业碳汇(碳票)33张
一张薄薄的碳票,就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钥匙。6月17日,省林业局与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签发第二批8张省级林业碳票,涉及荔波县、长顺县、台江县、雷山县、江口县、水城区、平坝区和黔西南州普晴林场。“林业碳票是林地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每片森林的固碳功能的身份证,可作为资产进行交易、质押或抵销,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省营林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计量,大山里的树木、山林间的空气都能转化
2025-07-03
-
浙江发布新标准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
近期,由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温州市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宁波市鄞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该标准为浙江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全面、细致的规范指导,对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服务机制,在国内外广泛推行,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与
2025-07-03
-
《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解读: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近日,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聚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
2025-07-03
-
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产业园区是促进、规划和管理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涉及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我国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 四十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建设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一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机制基本形成。通过采用供变电力设施改造、集
2025-07-03
-
加快探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电力供给低碳化转型加速,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
2025-07-03
-
数字碳足迹削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碳足迹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特别是碳排放影响的重要概念,对于实现绿色低碳持续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由此产生的数字碳足迹逐渐成为气候变化治理中的重要议题。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和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2025-07-03
-
涉及碳足迹!【工信厅企业函〔2025〕2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5〕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汇集各方资源力量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现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行动目标通过开展专项
2025-07-03
-
陕西省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为开展碳足迹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助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2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为陕西开展碳足迹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助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碳足迹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助于摸清生产端‘碳家底’,找准降碳着力点;对消费品的绿色低碳属性进行科学评价,量化绿色低碳产品价值;指导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促进产业链协同推进碳减排
2025-07-03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
2025-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