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造船业试水绿色智能
智慧航海(青岛)投资建设的“智飞”号。受访企业供图 欧卡智舶无人驾驶清洁船。受访企业供图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甲醇双燃料船首制船。受访企业供图 三峡集团“长江三峡1”号电动游轮。毛翔春摄 清洁能源替代燃油、智能化系统替代人工,变革不仅席卷汽车领域,也在船舶领域方兴未艾。氢燃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双燃料动力、油电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系统,用于客船、货
2022-07-18
-
河北安国:绿色低碳成为社会新风尚
6月13至19日是全国第32个节能宣传周,近日,河北省安国市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全市节能意识和节能能力,稳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营造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安国。据了解,安国市已连续多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深化节能减碳教育,增强全民生活节能意识,引导倡议广大市民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生活
2022-07-16
-
壮大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近日,在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钟楼村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种植基地,工人正在收获成熟的优质西红柿,供应长三角市场。 通讯员 周方玲 摄235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农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夏粮丰收刚到手,凤阳县小岗村又迎来一场高规格的大会。6月23日,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开幕。这场大会,吸引了省内160多家企业以及全国150多家食品工业领军企业、投资机构、长三角地区采购商参加,其主旨是以“两强一增”行动
2022-07-16
-
赤峰:绿色经济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森林面积由600万亩扩大到45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5.78%。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66万亩。这是赤峰市为打造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交出的沉甸甸的答卷。近年来,赤峰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防沙治沙成效显著从翁牛特旗乌丹镇出发,一路向东,连绵不绝的沙地林果、沙地马铃薯、沙地水稻、沙地中药材陆续映入眼帘,广阔的田野、绿色
2022-07-16
-
绿色税制守护碧水蓝天
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发挥税收调节生态发展作用,做好绿色税制“大文章”,为省内新能源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以税收担当作为护航绿电产业行稳致远。 税务干部走进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公司辅导问需。关却吉摄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公司属于西宁市城北区税务局重点税源企业,针对企业状况,税务部门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跟踪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情况,确保企业懂政策、会计算、能申报,为企业量身打造“个性
2022-07-16
-
云南:两个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挂牌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电力技术公司在云电科技园举行两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智能电网故障检测与保护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绿色能源与数字电力量测及控保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挂牌仪式。此次挂牌的两个重点实验室是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电力技术公司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结合云南省绿色能源战略共同打造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实验室紧紧围绕新能源关键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
2022-07-16
-
生态乡村迎来绿色振兴
仲夏时节,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的万亩林海郁郁葱葱。30多年前,老支书文朝荣艰苦奋斗,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硬是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荒山坡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幸福村。拍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华山松,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满怀信心地说:“以前,爷爷带着大伙儿种树脱贫。如今,我们不仅要让山更绿,还要让大伙儿更富裕!”今年4月底,海雀村获得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地7346.5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4627
2022-07-16
-
绿色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绿色是多彩贵州发展的底色,而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贵州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贵州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在绿色效益、能源消费、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发展新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印证着贵州绿色工业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22-07-16
-
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20715
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20220715今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500吨,成交额145,600.00元,开盘价60.00元/吨,最高价60.00元/吨,最低价57.90元/吨,收盘价58.24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1.71%。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500吨,总成交额145,600.00元。截至今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
2022-07-15
-
以良性循环助力绿色发展(说道)
从业人员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稳定发展又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不断持续,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效助力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环保产业在营收额和产业结构上都有较大进步。从业人员规模占比的不断增长,背后是整个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内外的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 从外部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
2022-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