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法治力量 共赴“绿色之约”
“爱护生态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希望您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为守护美丽武夷山贡献力量。”6月1日,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南次路口,十几名身着志愿者服饰的工作人员正在向过往旅客进行着生态文明宣传。而这批志愿者分别来自南平市委政法委、南平市检察院、武夷山市检察院及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南平市检察院部署开展“五个一”生态检察系列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今年5月以来,南
2022-07-29
-
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融入绿色发展新格局 绘就美丽重庆山水画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融入绿色发展新格局,为推动山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稳增长 增添绿色发展强劲动力扎根巴渝大地,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等监管部门要求,制定绿色金融实施方案,深耕绿色金融业务,已连续
2022-07-29
-
绿色株洲 御“风”而行
醴陵市明月山风电场 在“双碳”目标加持下,风电产业顺势起航。今年6月21日,根据湖南省发改委批复《关于同意全省“十四五”第一批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的复函》,“十四五”期间湖南省株洲市将建设风电项目13个,装机规模68.04万千瓦,投资估算50多亿元。目前株洲市已有的6大风电场,株洲风电“队伍”正日益壮大。奔向“制造名城”的株洲,在“双碳”目标下正如何重新定位风电产业?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2022-07-29
-
留抵退税添力绿色发展 税惠加码促进和谐共生
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碳中碳达峰战略目标下,“绿色”愈发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越来越多企业向低碳节能转型。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云南省税务部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力推行税费优惠政策落地,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税动能。服务决策领航 踩稳“加绿”油门 “双碳”背景下,“主动求变”已
2022-07-28
-
农业绿色释放发展新活力(非常之年战三夏)
芒种刚过,汝南县三桥镇辛庄村,收完麦的地里两头忙。一边,秸秆粉碎机驰骋,所到之处,半拃高的秸秆被瞬间粉碎、均匀翻进土壤。另一边,大豆播种机轰鸣,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嵌入土壤。看着此番场景,汝南县景福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景福很是欣慰。3年前,杨景福尝试在托管的土地实施秸秆混土还田,土壤保肥保墒能力明显提升,增产效果喜人。今年,杨景福流转、托管的4000多亩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绿色的耕作方式提升地力
2022-07-28
-
第十八个中国航海日聚焦航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
据新华社大连7月10日电 (记者丁非白、叶昊鸣)7月11日是第十八个中国航海日,记者从202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航海日将聚焦航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并于7月10日至16日,在活动主场辽宁大连以及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据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介绍,本次航海日活动周以“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为主题,系列活动主要有2022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中国航海学会2022
2022-07-28
-
合力减少“白色污染” 全民共享共建绿色家园
一次性塑料袋、外卖塑料餐具、快递塑料胶带……多年来,塑料在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却也带来了治污烦恼。从“六五环境日”到“世界海洋日”,再到全国节能宣传周,从网上购物时弹出的“简单包装”倡议,到点外卖时软件开屏显示的“外卖优先无餐具”号召,再到去饮品店时店铺张贴的“自带随行杯”活动海报……今年6月,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一系列治理“白色污染”的“绿色行动”全面展开。多部门协同宣传“减塑”理念发布塑料污染
2022-07-28
-
发展低碳交通、推广绿色建筑……海口江东新区“零碳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网海口6月14日电 (宋彤桐)“江东新区规划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在建设‘零碳新城’方面有哪些进展?”6月14日,在“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七场)——“蹄疾步稳以致远 勇毅笃行谱新篇”海口江东新区专场上,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副局长刘涌涛在回应该问题时表示,江东新区设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零碳新城”建设
2022-07-28
-
专家“碳”讨净零未来 助推产教融合绿色发展
人民网重庆7月21日电 (胡虹)20日-21日,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指导下,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携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举办了“碳”讨净零未来——2022质胜之道气候变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会议紧跟重庆市智慧重镇、智造名城发展方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深入普及碳中和实施路径、界定企业实施碳中和的范围,助力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
2022-07-28
-
四川绵竹: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2021年,四川省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6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97.59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30亿元,同比增长8.7%。2021年,绵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优良率为84.1%,同比增长1.3%;臭氧污染天数共26天,同比减少10天。全市四个考核断面全部达到
2022-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