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升:疾风知劲草——读钟兆云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中国草》

好久没有读到题材独特、内容新鲜的报告文学了。福建作家钟兆云的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中国草》,让我欣喜地找回了这种感觉。这部报告文学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三十多年前研究发明的以草代木技术,可用于栽培食用菌(香菇、木耳、灵芝等),他所发现和栽培的巨菌草不仅能用于培养食用菌,还能替代煤炭发电成为新能源,甚至还能固土防沙、治理盐碱地,让千疮百孔的矿山恢复植被,收割的菌草也可以替代饲料、用于造纸或制作板材……所有这些全都是新鲜事,几乎都是世界首创,意义重大。书中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数据:其一,国家科委曾验收评估得出数字,“以草代木”仅培育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其二,新能源,经浙江兰溪热电厂验证,一亩巨菌草燃烧后的发电量相当于四吨煤炭燃烧后的发电量……仅靠这两项数据,已足以证明林占熺发明的这项菌草技术,意义和价值有多么重大。

image.png

作者:钟兆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23年4月

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部作品浓墨重彩地推出了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时代楷模:主要人物林占熺,是一个义无反顾、全心全意投身农业科技的优秀科学家,是类似科技圣徒、神一般的人物,他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多方面的优秀品质:执着,严谨,坚韧,善良,仁爱,宽容,理性、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总而言之,他的身上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造福人类的博大情怀,以至于能吸引他的亲友团和众多学生加盟他的团队,他的大女儿林冬梅和小女婿余世葵甚至放弃国外和国内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回到林占熺身边。这部作品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还受到一次久违的精神洗礼和灵魂净化。如果说人分三类:第一类只为自己,第二类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第三类全心全意造福人类。那么林占熺毫无疑问就是第三类人,就如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所写:“这世上总要有一些人超尘拔俗。”的确,林占熺无论是科研业绩、事迹还是精神境界,都超尘拔俗、感天动地,堪称大写的人、了不起的人,国家和社会有理由、也理当给予他和他开创的菌草事业以更多的重视与奖赏。

这部作品呈现出林占熺许许多多的感人场面、情节和细节。在研究和发明菌草技术之前,四十刚出头的林占熺已经是大学科研部门一个令人羡慕的副处长,可这时候的他认定破解“菌林矛盾”比当处长更有意义。为研发实验,他义无反顾辞去官职,并以个人名义向学校借款五万元(当时夫妻月工资合计仅上百元,借款超出了他们夫妻合计工资收入的500倍)。为了寻找到合适草种,林占熺用类似神农尝百草的艰辛,历经三年时间最终选出芒萁这种接近阔叶树的草种,以芒萁骨和斑芒、五节芒、类芦等代替木材作培养基,终于成功培养出香菇,经专家鉴定,香菇产量和质量竟然还比传统杂木培养出的还高。为了推广和发展菌草业,林占熺长年累月翻山越岭走村串寨,为此还曾遭遇车祸,断了两根肋骨;在南太群岛、非洲援外时,他遭遇多种病痛和劫匪;为了菌草修复生态试验,他在内蒙古黄河边的沙漠上与狂风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反反复复长达七八次,直至获得成功。

由于林占熺立志用“菌草技术”造福社会,这项技术试验成功“官宣”不到一周,他便紧锣密鼓开免费培训班、不遗余力推广菌草技术。当农民将信将疑时,他竟然郑重承诺“亏了由我全赔,赚了我一分不取,全归你们”。更让人感动的是,为了将菌草技术留在中国,他先后毅然拒绝美国、日本买断该技术和高薪聘请(在日本时还遭受到软硬兼施的胁迫);而当大学新任党委书记叶辉玲获悉林占熺科研团队的情况,开始想方设法关心他、爱护他,为他的女儿林冬梅解决编制和副处级待遇时,他竟然出口谢绝,不让开后门,这让阅人无数的党委书记大为感动。由于科研经费紧缺,林占熺多年举债搞科研,备受无端怀疑、嫉妒甚至举报和攻击,可他自己却始终泰然自若、息事宁人,不放心上,反倒是他妻子无法忍受,红颜一怒讨说法。由于林占熺当初辞官改搞科研,他直到四十六岁才“混”了个中级职称,1992年因在日内瓦获得国际发明展金奖、受省领导接见才评上了副高。令人费解的是,菌草技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科研成果,在推广宣传过程中遭受到了那么多的冷遇,最后在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等人的关心支持下才受到国家重视,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科技扶贫首选项目,从此得以在宁夏等地大规模推广。当年林占熺辞官举债搞科研时,他就以诗言志:“菌草千秋在,仕途一时荣,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他是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菌草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很多时候他都是免费给予,无私地将专利技术奉献给贫困地区的百姓,他在菌草实验和改进中获得的科学数据,都毫无保留地提供给相关企业进行示范性产生。

除了主要人物林占熺,“林家军”团队中的其他人物也很生动感人:林占熺的妻子罗昭君既支持丈夫事业,又心疼丈夫的过度劳累与身体健康,内心一直是矛盾的,但总的来说,她是一位优秀的贤内助,是林占熺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的坚强后盾;六弟林占华一直不畏艰难,鞍前马后跟随哥哥艰苦创业,工作中却遭遇高压锅爆炸不幸以身殉职;五弟林占森及侄子等人为了援外在国外一待十几年,林占森的时间更是长达24年,还因此被染上疟疾,与哥哥林占熺等人在莱索托遭遇劫匪,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长时间的骨肉分离,未曾动摇;小女婿余世葵受岳父人格魅力感染,放弃原本干得得心应手的通讯行业,“自投罗网”到岳父身边工作,为了让菌草在黄河边扎根,他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在内蒙古一守就是八年,他们对事业的坚守确实令人感动;林占熺的女儿林冬梅因为心疼父亲,毅然放弃自己在新加坡的发展,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育,幸好她比父亲更具现代意识和经营理念,她通过对菌草、灵芝等方面的规模化开发使父亲的菌草业逐渐走上正轨,缓解了经费的困境,正像作品中所写:“林占熺在挑最难走的路时,女儿及时跟上脚步,成了最有力的倚仗和搀扶……林冬梅的理念和执行力同时大放异彩,很快就在产业化方面‘点石成金’,让‘点草成金’的林占熺耳目一新、如虎添翼”。

从写作的层面讲,这部作品采访深入、细致,内容翔实,材料扎实,细节生动,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感人。林占熺不辞劳苦率科研团队先后赴巴新、卢旺达、莱索托、斐济等国援外,克服穷国居住、饮食、环境、治安、卫生恶劣以及骨肉分离等诸多困难,不畏艰辛全力以赴完成中国援外项目的历程;还有为推广巨菌草在内蒙古黄河边的屡战屡败与艰难坚守,内容丰富也不免琐碎,时间跨度漫长,读来虽稍显庞杂冗长,但作者写得很有耐心,杂而不乱,有条不紊,疏密有致,富于现场感和氛围感,让人如临其境。

这部作品叙述还上有一个突出特点:行文中,古诗、典故俯拾皆是,不仅一定程度增强了可读性,还提升了全书的人文气息和文学气息,同时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史功底。还有,作品中时常有恰到好处的文学描写,如写林占熺初到内蒙古草原,目睹牛羊啃枯草时的场面与心境,以及林占熺团队2014年在黄河边所种的菌草被狂风毁于一旦时的现场与心境。而在写林冬梅陪伴父亲林占熺到兰考考察时,作者这样描写:“那次他们抵近已是千顷澄碧的菌草田,扑棱棱飞起的小鸟如起伏的波浪,风中的欢唱像是献给广袤家园的赞美诗”……所有这些描写,都一定程度体现出这部作品报告与文学较完美的结合。

作品中时不时还有精彩的议论,如“林占熺是挤时间的高手,他的人生之花开得多,旺而不败,因为他把时间花在了生产第一线,道在日新中,不遗余力地为大众事业贡献聪明才智”“林占熺对草是痴到骨子里,醉到心里”“在余世葵眼里,林占熺不仅是岳父,也是自己心中那束光;而在菌草团队那里,本就姓林的他,就像这支队伍中如树一样高大的巨菌草,用盎然绿意感染所有生灵,使明媚春光常留人间”“这些年风也过雨也过,无论多困难,林占熺都保持惯有的冷静,常说心态是一个人的风水,一个人的格局和心胸常常是被委屈撑大的,再糟糕也要养心气,再失望也不绝望,只要坚持做好自己,总有峰回路转之时”……所有这些精彩的文学描写和议论,将林占熺这棵历尽艰难终于傲然于世、迄今已经获得过包括两次国际发明奖、“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教师”等国内外数十项荣誉的“巨菌草”,托举得更加光彩夺目。

而对于作者而言,凡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无一例外离不开作者脚踏实地的扎实采访与深耕,行话“七分采访三分写”就是这个道理。不言而喻,读了这部作品,我同时也读出了作者钟兆云为写好林占熺这个人物和这部作品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艰辛付出,但也正是这种物有所值的付出,才有了2023年报告文学创作领域里长出的《奔跑的中国草》这棵与林占熺同样光彩夺目的“巨菌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有理由向作者钟兆云表示由衷的祝贺,也期待并相信他有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