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2024年7月31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
2024-08-26 -
陕西首次发现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
陕西首次发现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对揭示秦巴地区大熊猫生存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西安8月11日电 (记者张丹华)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一石灰岩溶洞内发现大熊猫化石,头骨化石完整度在90%以上,其他骨骼化石完整度达70%。这是陕西首次发现保存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来自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开展了化石采集工作。经专家初步鉴定,该化石属于一成年大熊
2024-08-17 -
河北发现61株丁香叶忍冬野外种群
河北省林草局日前开展的丁香叶忍冬资源专项调查发现并记录到丁香叶忍冬野外种群61株,其中张家口市蔚县34株、阳原县20株、下花园区4株,邢台市内丘县3株。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河北省丁香叶忍冬存在种群个体数量稀少、种群结构衰退等问题,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次在全省多地发现丁香叶忍冬野外种群,反映了河北省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丁香叶忍冬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多生长在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陡峭悬崖或多石
2024-08-16 -
濒危物种林麝现身湖北堵河源保护区
近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堰市竹山县)洪坪管理站工作人员在整理春季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一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林麝在雪地活动的高清影像。视频中,这只林麝体态健硕、身姿矫健、大齿洁白、皮毛光亮,于雪地里悠然漫步觅食。林麝因分泌麝香而闻名,别名獐子、香獐等。其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山区,在许多原分布区已绝迹。目前,国内野生林麝数量稀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
2024-07-30 -
广西成立全国首个鳄蜥司法保护协作中心
全国首个鳄蜥司法保护协作中心近日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揭牌成立。该中心致力于构建鳄蜥保护新机制,打造具有桂东南地区鲜明生态环境特色的“生态修复+法治宣教+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综合体,用司法力量守护鳄蜥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该中心由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八步区人民法院与八步区人民检察院共同成立。三方签署《关于建立鳄蜥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三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鳄蜥
2024-07-30 -
吉林莫莫格自然保护区首次监测到半蹼鹬繁育
近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开展鸟类监测时,首次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半蹼鹬在此繁育后代。半蹼鹬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飞翔。 王波摄半蹼鹬成年体长30厘米左右,常在湖边、河岸等滩涂和浅水觅食,性胆小而机警,野外数量稀少。在我国,半蹼鹬的主要繁殖地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是其迁徙通道上的一站。此次在莫莫格湿地共观测到29只半蹼鹬,大部分为幼鸟。监测人员介绍,目前有10多只半蹼鹬幼鸟
2024-07-30 -
湖北石首麋鹿保护区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彩鹮
近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意外拍摄到两只通体黑色的水鸟,经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家确认,此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彩鹮。彩鹮属于鹮科彩鹮属的鸟类,是珍稀朱鹮的“近亲”。其羽毛栗紫色,身体、头颈、上半身具绿色及紫色光泽,羽翼呈深橄榄绿色及黑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绿色金属光泽,且随其移动色彩变幻,华丽亮眼,故而得名。据悉,我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曾宣告彩鹮在中国绝迹,但随着近年我国生
2024-07-27 -
四川兰科植物2新记录种在卧龙被发现
日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科研人员在辖区发现四川兰科植物2新记录种:波密斑叶兰(Goodyera bomiensis K.Y. Lang)和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 Fukuyama),相关成果以《四川省兰科植物2新记录种》为题,于2024年6月在《四川林业科技》正式发表。近年来,卧龙科研团队致力于辖区及周边兰科植物的调查、编目、评估等基础性研究工作,现已正式发表兰科植
2024-07-23 -
河北首次发现金雕繁殖地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工作人员在张家口赤城县进行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024年度夏季调查时,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Aquila chrysaetos)1只成体与1只幼鸟在山体上空飞翔的影像。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距观察地24公里处的山体悬崖的凹洞处发现正在育雏的金雕及巢穴。巢穴距离悬崖下山坡林地30余米,经初步判断,赤城辖区内山地繁殖的金雕巢穴不少于2处。金雕为鹰形目鹰
2024-07-23 -
河北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重要繁殖地
近日,河北省林草调查规划设计院工作人员在张家口市赤城县进行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时,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成体和幼鸟在山体上空飞翔的影像。同时,在距观察地24公里处的悬崖,发现正在育雏的金雕及巢穴。巢穴距离悬崖下山坡林地30余米,经初步判断,赤城辖区内山地繁殖的金雕巢穴不少于2处,已成为金雕的重要繁殖区。金雕巢穴及幼鸟 赵玉红摄金雕为鹰形目鹰科雕属大型猛禽,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