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碳文库
  • 绿碳宣言
  •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数字
  • 绿碳中国
  • 政策选编
  • 绿碳词典
  • 百家讲堂
  • 图书推广
  • 安徽六安首次发现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

    10月18日,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获悉,近日在开展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这也是该地区首次发现该珍稀鸟类。黄胸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属鸟类,又名黄胆、禾花雀,在安徽省为旅鸟,每年春秋迁徙季节会两次过境,每次时间仅数月。近年来,黄胸鹀在巢湖周边曾出现,但在省内其他地区鲜有出现,这也是淠河多年来首次记录到该物种。今年上半年

    2024-11-15
    安徽六安首次发现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
  •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水雉亮相湖南蓝山

    10月20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人员协同蓝山县候鸟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为深入研究鸟类的迁徙轨迹,为候鸟佩戴脚环追踪器,同时开展疫源疫病监测等工作,并放飞29只环志候鸟。 本次环志候鸟中的5只水雉,为蓝山县首次发现的过境鸟类最新面孔。因其有金黄褐白羽色和长长尾羽,姿态翩翩,又因有着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故有“凌波仙子”美称,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

    2024-11-13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水雉亮相湖南蓝山
  • 四川卧龙发现兰科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模式物种”又添新成员——巴朗山盆距兰。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程跃红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徐波团队对该物种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形态观察、标本比较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在植物分类学SCI期刊《PhytoKeys》上正式发表。这是该科研团队近年来在卧龙片区调查发现、命名发表的第10个“模式物种”。2023年3月,科研团队在辖区巴朗山东麓针阔混交林河谷中发现一

    2024-11-09
    四川卧龙发现兰科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
  • 科普 | 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和孑遗生物

    大熊猫采食竹子什么是“活化石”和孑遗生物?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在现实中找不到与之近似的物种,但在化石中可以找到形态相似的,且这样的物种从最早独立演化的祖先开始,形态模样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那么,这样的物种从化石证据看,演化过程呈现一条直线,没有分支,也几乎没有中断。从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的角度说,这样的物种就可以被称为“活化石”。“孑”的意思是单一。如果某一物种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数量众多,到了现代却出

    2024-09-30
    科普 | 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和孑遗生物
  • “消失”半个世纪后,已经“灭绝”的峰斑林蛙再现峨眉山!

    近日,四川省峨眉山林业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监测时,意外发现三个疑似峰斑林蛙的个体,并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进一步鉴定,最终认定为在峨眉山“消失”半个多世纪的峰斑林蛙。峰斑林蛙为峨眉山独有种,得名因其背部有山峰一样的图案,生活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针阔叶混交林区,以多种昆虫和小动物为食。1965年,峰斑林蛙标本在峨眉山首次采集,且并未再次发现;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淑琴和叶昌媛为峰斑

    2024-09-25
    “消失”半个世纪后,已经“灭绝”的峰斑林蛙再现峨眉山!
  • 华东院《自然保护地》期刊再获佳绩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农学会等学术评价机构和行业组织分别公布期刊评价与年度评优表彰结果。华东院《自然保护地》期刊获《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CAJI)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期刊优秀团队等荣誉。8月31日,《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发布,共计1365种应用型期刊参与评选,覆盖了17个行业大类和2个综合大类,评选出61种权威期刊、276种核心期刊、4

    2024-09-24
    华东院《自然保护地》期刊再获佳绩
  • 大兴安岭呼中保护区鸟类原色图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9月6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原色图鉴》一书获得三等奖。为编制此部图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所属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专家联合开展了为期3年的鸟类资源调查,共记录保护区196种鸟类,隶属于19个目47个科。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48种,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

    2024-09-24
    大兴安岭呼中保护区鸟类原色图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 科普 | 沙狐小崽亦可爱

    一只沙狐小崽在晨曦中奔跑,暖色的晨光投射在它的身上,形成一束束温馨的光晕,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这个可爱的小生灵。沙狐是三北地区众多生物中的一员。在“三北”工程的庇佑下,出现在毛乌素沙地的沙狐越来越多,也让人们看到这里的生态向好。沙狐是生活在沙地的狐狸,是沙漠里的小精灵,这个解释有点out,那就看正规解释吧。沙狐(学名:Vulpes corsac)是食肉目犬科狐属哺乳动物,体长50—60厘米,体型比赤

    2024-09-24
    科普 | 沙狐小崽亦可爱
  • 以森林食材为原料的首批18道“龙江大师菜”出炉

    日前,黑龙江省首届“九珍十八品”杯森林食物烹饪创新大赛暨龙江优质森林食物推介展活动在哈尔滨市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冰冻西瓜汁雪蛤、鸳鸯双色木耳、精品榛蘑蒸肉等首批入选“龙江大师菜”的18道菜品。龙江大师菜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活动现场,参赛选手纷纷亮出绝技,将高寒地区的珍稀森林食材转化为一道道色香味形俱佳的佳肴。这些菜品不仅展示了选手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森林食材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运用。经过一

    2024-09-06
    以森林食材为原料的首批18道“龙江大师菜”出炉
  • 安徽: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在安庆“安家”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4月以来,在安徽省望江县望东长江大桥至雷池镇莲花洲村水域,江豚爱好者、摄影师沈凡拍摄到三五成群的野生江豚在水中觅食、嬉戏;5月,安徽省岳西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工作人员,在对自动红外相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安徽麝的珍贵影像;6月,潜山市林业局在进行野生植物调查时,

    2024-09-06
    安徽: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在安庆“安家”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39
  • 下一页

热门排行

  • 《中国绿色碳汇网》发刊词 ——《春天的故事》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6月和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
  • 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基础条件?
  • 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
  • 关于征集河南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的通知
  • 全国碳市场行情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绿碳宣言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中国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电话:0371-63399178     传真:0371-63399178

© 2022 中国绿色碳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03612号-1
备案图标.png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458号

本站基于 米拓企业建站系统 搭建 ©20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