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新记录物种超60种,广东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当前,广东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造林绿化和县镇村绿化,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绿美家园。
山上山下添新绿,绿美成效渐显现
今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自开春以来,广东全省各地抢抓有利时机,山上山下齐发力,动员群众和组织工程队积极整地栽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掀起了林业生态建设高潮,热火朝天的植树造林场景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广东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7.99万亩,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2108.2万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两项关键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省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义务植树活动超1.96万场次,参与人数125.5万人次,植树超375万株,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在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资金84.7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各部门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宣传,动员爱心企业、侨领乡贤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全社会投入全省已募集社会捐赠折合人民币超10亿元。得益于全社会支持,多方面投入,广东的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下好城乡“一盘棋”,绿美环境愈舒心
今年,广东持续加大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力度,建好管好现有193个示范点,推动各地新建一批以郊野公园、山地公园为主体的示范点,并把示范点与示范林场、公益林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地有机串联,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
建设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推动广东全域绿美,城乡一体美化绿化步伐加快。目前,广东21个地市都加入了“创森”行列,韶关始兴等27个县(市、区)加入了国家森林城市(县城)创建行列,国家森林城市群品质提升建设加快,有效促进森林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协调发展。广东还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保护好自然生态,活化利用古树、红色文化等资源。今年以来,广东已建设森林乡村17个、绿美古树乡村8个、绿美红色乡村8个。
珍稀物种频现身,绿美家园更和谐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历史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2种;记录分布昆虫超1.2万种,居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动植物新种超过60种,包括莲峰角蟾、潮州堇菜、紫金短柱茶、苔斑臭蛙、岭南两头蛇等。
生物多样性“家底”如此丰厚,得益于广东持续开展的一场久久为功的探索实践。近年来,广东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第一、第二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全力推进以岭南、丹霞山等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推进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建设,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在自然保护区、重点动植物栖息地建设监测样地和样线,组织开展重点物种保护工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和野外回归项目,物种的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与野外回归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