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规划建设国际一流滨海湿地城市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规划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为总目标,以全球滨海湿地治理典范践行者、全球红树林命运共同体构建者、全球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荣引领者为分目标,基于深圳湿地资源特征、优势、机遇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全球湿地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形成具体规划内容。
规划明确,深圳将构建“四核、两带、六廊、多点”的湿地保护空间格局。深圳湾、珠江口、大亚湾、铁岗-石岩四大湿地保护核心,是深圳集中连片成规模、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最集中、具有核心保护价值的湿地资源;珠江口-深圳湾、大亚湾-大鹏湾两条陆海协同生态保育带,对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深圳河、大沙河六条河流湿地生态廊道,对维持内陆水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规划,深圳将探索建立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以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有效提升湿地保护率。还将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创新保护主体及参与方式,充分发挥公众力量,探索社会公益湿地保护园、社区共建湿地建设,提升市民保护意识及参与感、体验感。到2035年,全市建设湿地保护小区不少于20个,建设社会公益湿地保护园不少于5个、社区共建湿地不少于20个。
规划提出,深圳将深化湿地分级管理,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分批划定市级重要湿地并发布名录。此外,在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方面,深圳将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依托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也将以黑脸琵鹭、黑尾塍鹬全球候鸟迁飞保护为重点,开展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合作。 (黎明 黄敏莹)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