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绿”并举,描绘美丽甘肃画卷

8月2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出台一周年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林草局等5个厅局单位通报一年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

2023年7月31日,《决定》正式出台以来,甘肃省林草局牵头负责七大战役中的国土绿化持久战和防沙治沙阵地战两大战役,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以实际行动推动《决定》全面落实,奋力绘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甘肃画卷。

坚持科学绿化 “扩绿”厚植底色

为加强荒漠化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甘肃省研究建立“1+2+2+N”工作体系,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将河西5市20县(区)和东部5市28县纳入两大标志性战役范围,启动实施“三北”工程攻坚战首批开工项目45个。系统谋划西秦岭、陇中陇东地区、祁连山北麓等8个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双重”项目。2023年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343.0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98.13万亩,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8.5万亩。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和退化林本底评估工作,为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甘肃省聚焦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依托重点工程项目,对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封禁保护,对已建成的2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封禁效果。在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国土绿化热潮中,不仅依靠政府力量,还通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创新模式,利用“蚂蚁森林”等新型平台,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网上认种认养等方式参与国土绿化。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689.95万亩林草沙综合治理任务,其中营造林115.78万亩、种草改良385.95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88.22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任务的44.5%、96.5%和66%,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坚持生态富民 “兴绿”提质增效

甘肃省坚持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结合,培育打造“甘味”品牌,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陇东黄土高原、南部秦巴山地4个林下经济发展区,以及甘南高原林下经济试验区,创新林果、林药、林菜、林菌、林畜、林禽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此外,还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和发展沙地特色产业的路径,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新名片。依托丰富的沙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甘草、肉苁蓉、锁阳等特色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推动文冠果、葡萄、枸杞等沙生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同时,加大沙漠公园、沙生植物园的建设力度,发展沙漠景观旅游、沙漠康养等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全省林草产业年产值超过700亿元,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获评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3家,认定省级龙头企业71家,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保护优先 “护绿”筑牢屏障

甘肃通过深化林长制改革,明确各级林长的责任与使命,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目标责任,强化考核监督机制,推进“林长+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实现林草湿荒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确保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23年完成全省林草湿荒样地调查4748个、图斑监测17265个,持续盘清资源家底。同时,依法加强林政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去年查处违法案件208起,案件数量较2022年下降58%。今年上半年完成使用林地审核审批201项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275项,严格控制了经营性、商业性项目对林地的占用。

面对森林草原火灾的潜在威胁,甘肃省今年投入2148万元,实施了103个森林草原防火项目,严格落实“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2023年,全省森林火灾发生起数较上年下降33%。同时,争取国债资金5.47亿元,实施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4个。此外,还扎实推进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通过实施“绿盾2024”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和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遏制了生物灾害的蔓延势头,截至目前完成了95.7万亩草原的鼠虫害防治任务。

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画卷在陇原大地上徐徐展开,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牢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在这片热土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刘江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