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深耕草种业 创新方法破解“过牧”难题

为解决过牧问题,破题“草荒”,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以科技“突围”工程赋能饲草种业振兴,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持续加大优质饲草生产与收获加工、天然草原改良与提质增效等草产业和草种业等领域的工作力度。

为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路径和解决牲畜的“口粮”难题,乌拉盖管理区的一家草牧业科技公司,开发了“锡林郭勒草地多功能兼用型乡土草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技术集成”项目。据了解,这项技术是通过选择适应不同草地生长的适寒、旱生、盐生和沙生草品种,开展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技术专业性系统研究、集成和示范工作。

锡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盟域面积的88.7%,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草产业优势得天独厚,草种业振兴至关重要。从实验室的科技“突围”到大牧场的实际应用,从单棵牧草的精心培育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种质资源的研发应用是核心。目前,锡林郭勒盟已成功培育新品种“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高效繁育了锡林郭勒草地多功能兼用型乡土草。

在镶黄旗草原工作站育苗基地,沙地里的“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正挺拔生长。经过引种、驯化、栽培,适应性强的“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牧草新品种具有返青早、枯黄晚、产量高,兼具抗旱、耐寒、耐瘠薄等特性,是退化沙化草原、沙地及撂荒地生态修复、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优良牧草。在今年的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中,镶黄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等地将扩繁300亩“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基地。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聚焦“为养而种”,兼顾“生态惠牧”,大力培育饲草种质资源领域的新产业新赛道,相继开展食叶草、羊草、驼绒藜等多个新品种的培育、驯化与应用,使草产业与防沙治沙和畜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生产”的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现代草产业和种业体系。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