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以林长制推进林草“四库”建设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林长制为抓手,以林草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建设为总目标,积极服务和融入自治州发展大局,加快推进“博阿精”“博温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保绿护绿,强化“水库”建设。博州强化1025万亩天然林,特别是71.19万亩水源涵养林保护修复,实施天然林区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和森林生态监测站建设,系统开展全州林、草、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调查分析。通过查明林草湿生态系统现状及主要类型,评估林草湿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特征,分析计算不同类型林草湿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和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面向未来气候变化的林草湿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保护对策。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火治理水平,努力为林草发展护航。实施博州草原中、高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在全疆率先实施天然林区雷电高发区域闪电定位仪、枯立木排查清理、抗雷设备“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林草病虫害防控,确保林草资源安全,保障水源涵养质效。

发挥林草优势,强化“钱库”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干果控面提质、鲜果优化增量、延链补链提效益”的发展方向。稳定枸杞种植面积,优化苹果、葡萄、沙地桑等特色林果品质结构,提升商品果品率。推行绿色标准化种植,着力打造全国高端、优质枸杞生产基地,争创国家级地理标志示范区。依托国内重点展会平台,发挥林草市场的导向作用,提高对接市场的能力,拓展多维度、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销售市场。坚持扶优扶强,助力林果企业、合作社果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围绕“文旅兴州”战略,深化赛里木湖5A级景区与哈夏林场、鄂克托赛尔林区紧密衔接,凸显“林草+文旅”特色。同时,推进涉及林地、草原、湿地、保护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及早审批落地,制定自治州新能源项目征占林地草地规划用地“一张图”。

推进国土绿化,强化“粮库”建设。按照国家造林技术规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贯彻《博州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制定年度实施细则,持续跟踪2023年州人大关于农田防护林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以县市为单元编制《农田防护林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地块落实、种植模式、灌溉用水、技术标准、管护责任等方面予以规范,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守住“粮库”。在全州推行米尔其克草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改革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动态调整禁牧区与草畜平衡区退化草场置换共计88万亩,统一规范转场时间秩序,持续以项目资金推进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为自治州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融合发展创造条件。落实州人民政府在全疆率先出台的《博州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行)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积极筹措州、县财政补贴资金300万元,实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工作,维护和保障农牧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快绿色转型,强化“碳库”建设。依托林草基础数据,结合年度更新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通过科学方法对博州全域林草资源碳储量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对不同林草类型、不同地域、不同管理策略下的碳汇能力进行估算,预测博州全域林草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达到的碳汇规模。根据林草资源状况、分析潜在的碳汇项目类型、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发掘出符合CCER(中国碳排放权交易)、VCS(国际自愿碳标准)等碳交易标准的林草碳汇项目,为后续碳交易做好准备,将林草碳汇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林草碳汇项目。实施林草碳汇资源本底调查,合理利用市场机制,科学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挖掘林草碳汇潜力,提高林草碳汇能力,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内涵。(尹素萍 盖伟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