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多措并举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河北省张家口市通过近年来生态综合修复治理工程的实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四个监测周期实现缩减,在全省减幅最高,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已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张家口沙化土地治理成效位列全省第一。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做优生态本底
一是聚焦防沙治沙重点领域,高质量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基本草原优化调整,扎实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1534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58.57万亩。二是坚持栽护并行基本原则,优选适地易成活树种,结合立地、气候、土质条件,坚持地域和选种相结合,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16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6个。三是围绕“一核、两沿、三环、四带”整体布局,打造形成沿冀蒙边界防风阻沙防护林、沿坝水源涵养防护林、农田牧场防护林网、沿河沿路防护林、浅山丘陵水保经济林以及深山区水源涵养防护林等为骨干的生态防护体系框架,防风固沙成效逐步突显。
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
一是紧盯国家林草发展新形势,聚焦超长期国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和省林草项目等重点投资方向,开展项目谋划,依托酸枣和柏树果等资源发展“枣+果”产业,稳步拓展经济林规模和质量。二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资源,完善林草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在阳原县东井集镇开展种养多重经营模式试点,通过造林绿化、畜牧养殖有效结合,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企业牵引带动,合作组织和林农参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在沽源县马鬃山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试点,完成观赏林木和育苗5518亩,完成药材、苜蓿种植2650亩,厚植绿色资源的同时,带动周边120户建档户实现稳定增收。
探索开发林业碳汇,释放生态红利
一是充分利用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发挥碳交易在生态价值转换、绿色金融等方面作用,与相关公司合作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模式,持续深耕碳交易、碳金融绿色低碳产业,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双碳1+N”政策体系,推动气候友好型、绿色低碳型项目创新突破、落地转化。二是借力北京冬奥会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机遇,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林草湿地固碳等举措,打造林业碳汇“碳中和”示范,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低碳冬奥赛区建设成功纳入生态环境部低碳典型案例。三是以市级开发平台为依托,完成与各县区政府项目开发合作协议签署与完善,开展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9个县区合作协议签订,为后续碳汇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全力推动碳汇项目开发提质提效。
深入推进林(草)长制,压实治理责任
一是持续完善管护机制,压实各级林(草)长责任,完善市县两级林(草)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各项功能,推进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政策、服务、监管全覆盖,实现防沙治沙工作一体化推进。二是创新推动“林(草)长+检察长+警长+河湖长+护林(草)员+执法人员+技术员”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实现多部门协作联动,打造形成司法监督、行政履职、技术保障同向发力新格局。三是不断完善建立林(草)长制工作制度,对国土绿化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解决林草保护中存在的理念淡化、职责虚化、举措弱化的问题,不断推动林(草)长制工作发挥实效,确保防沙治沙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