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深化集体林改提速发展林业产业

近日,重庆市綦江区编制印发《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綦江区2024年工作计划》,明确到2024年底,林地数据库建设完成率达到90%,集体林地数据矢量化完成率达到35%,新增林业经营主体3个以上,全区林地亩均产值2490元,林农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元。

近年来,綦江区以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为契机,提速发展林业产业。成立工作专班,健全集体林权保护制度,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林权登记办理流程,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健全集体林经营管理制度,推动森林经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完善森林多功能作用发挥机制,壮大林业产业,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林权增值路径,完善投融资机制,增加林业发展投入。

綦江区林业局积极对接区规资局,协调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事宜,目前已初步完成林权登记存量档案数据移交。建立集体林地合同管理台账,加强对集体林地流转、承包的过程监管。加快推进“三权分置”,积极协调区规资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石角镇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茶旅融合发展项目、东溪镇白茶产业发展项目、郭扶镇中药材种植项目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先行探索办理林地经营权证。

把分散的林地适度集中起来规模经营,綦江区进一步激发林业产业发展活力。石角镇新农村采取“国有林场+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协调国有林地和村民集体林地500余亩发展茶叶经济,同时发展露营基地、“林间餐吧”等,形成茶旅融合发展项目。东溪镇通过对废旧茶山和低质低效林改造,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东溪镇白云寺村、巩固村、草坪村种植茶树2000余亩,形成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产业链,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务工就业200余人,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形成以“东溪白茶”为主的茶产业集群。郭扶镇计划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流转集体林地2万余亩,与林企、药企合作,发展林药、林禽等林下产业,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蟾蜍等森林药材。

綦江区林业局局长蔡长勇介绍,綦江区将继续大力扶持培养林业经营主体,引进鼓励各类企业以租赁、入股、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流转集体林权,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企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企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农户”等模式流转经营集体林地。(侯建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