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各级林长呵护古树名木

山东省日照市以林长制为依托,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压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筑起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515株,其中树龄1000年以上的古树6株,距今3700年的莒县浮来山定林寺银杏树为全省树龄最长古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古银杏”。

全面建档

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对全市54个乡镇(街道)逐村逐树进行普查,统一编号建档,实行“一树一档”管理。目前,日照市共确认保护古树名木515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名木18株、二级保护古树103株、三级保护古树394株,树种以银杏、国槐、侧柏为主。

制作标牌 ,拥有专属码。统一制作并悬挂古树名木保护标识牌,标记古树的品种、树龄、保护级别等信息,让古树拥有“身份证”。同时,为每株古树设置专属二维码,公众扫码即可了解古树名木的生长信息及历史渊源。

智慧赋能,建设管理库。创新建立日照市古树名木电子地图,将古树名木信息录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一平台、一数库、一张图”的智慧融合管理。通过不同颜色标注保护等级,支持古树名木地理位置、详细信息查询,通过数字化、图文化的形式动态展示,实现古树名木资源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科学复壮

“一树一策”,制定专项复壮方案。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方案,探索濒危古树抢救复壮措施。制定《日照市古树名木养护修复技术规范》,召开全市古树名木修复技术培训会,成立古树名木保护专家队伍,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会诊。通过开展树洞处理、围栏保护、树体支撑、地上环境改良等保护措施,保护修复68株老弱、濒危古树,抢救复壮成效明显。

顶层发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布日照市总林长令,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工作,全面落实“一树一人”管护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1年以来共投入168万余元,通过聘请复壮专家团队、镇(街道)村(社区)自行组织等多种形式,专业保护和公众保护相结合,持续改善古树名木生境。东港区为了保护大花崖村二级银杏树,先后关停了周围的砖厂和预制厂,投资15万元在银杏树东南处新建一个蓄水池,选出专人负责管护古树,使一度濒临枯死的古树重新恢复生机。

部门协同,加大保护巡查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古树名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古树名木保护合力。连续3年联合市公安局开展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专项行动;联合检察院等部门推进“林长+检察长”“林长+树长”协作机制,对重点古树设立“树长公示牌”,切实维护古树名木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文化传承

挖掘古树历史,讲好古树故事。以本地有亮点特色的古树名木为切入点,拍摄古树名木保护专题宣传片《根脉相莲》《挖一挖,岚山区的古树名木》《一叶知树》等保护宣传短视频,创作主题相声《古树的研究》等作品,莒县《保护古树名木 建立长效机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热烈。

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进行普法宣传,讲解《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通过印制《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册》、制作古树名木展板、赠送古树科普抽纸盒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50余次,悬挂、张贴条幅和宣传标语1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连续两年开展古树名木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讲解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为160余名小学生颁发《小小古树宣传员》证书,培养古树名木保护接班人。(法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