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中国鲎幼体单位样方最大密度居全国第一

近日,北部湾大学联合16家成员单位共同发布了最新的“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鲎种群监测结果。榜单显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脚和榕根山实验滩涂的中国鲎幼体样方平均密度分别为2.5和1.8只/100平方米,分别排名全国第2位和第6位;海脚的中国鲎幼体单位样方最大密度达68.8只/100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

“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由北部湾大学于2021年发起,旨在通过标准化观测方法,对全国中国鲎和圆尾蝎鲎幼体栖息地进行长期、系统性观测,通过样方幼鲎平均密度、单位样方幼鲎最大密度、幼鲎样方覆盖率等核心指标数据进行排序,并在每年6月20日“世界鲎保育日”进行发布。

鲎是一类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享有“活化石”的美誉。中国鲎蓝色的血液制备的鲎试剂可广泛用于制药、临床及科研等领域,是我国《药典》唯一法定的细菌内毒素检测试剂。鲎成长周期漫长,达到性成熟需要10余年,无法实现全生长周期的人工养殖。2019年3月,中国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变更为“濒危”。2021年2月,我国将中国鲎和圆尾蝎鲎增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关杰耀 徐萍钰)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