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提出植物迁地保护体系新架构
广东省林业局日前印发《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规划(2024—2035年)》。规划对接国家植物园体系,构建以国家植物园、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三个层级为内核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尚属全国首创,为保护多样植物、共建绿美家园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规划明确,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引领,全省植物园体系建设分步实施评估准入,到2030年,提升或者新建区域植物园8—15个、乡土植物园40—70个。到2035年,广东省分布的80%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基本建成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区域植物园为支撑、乡土植物园为特色补充的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规划以国家、区域、乡土植物园三级植物迁地保护机构为主体展开,明确准入退出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制定建设及运营管理指引,力争做到“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同时,规划立足于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资源状况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要构建“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全域统筹”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空间格局,强调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引领,建设提升一批区域植物园,推动各市县差异化布局建设一批乡土植物园,发挥小、多、匀的特点,拓展多种服务功能,让植物迁地保护建设成果惠及大众。
规划提出五大主要任务,即构建智慧高效的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创新驱动的科学研究体系、培育多元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建立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区域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推动提升植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和保护成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植物保护新局面。围绕五大主要任务,《规划》强调要实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区域植物园体系建设、乡土植物园体系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科研支撑平台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自然教育体系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
广东省现有本土野生高等植物达6658种,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省已建有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库、保护中心、展示园、示范园、示范基地等多种类型的植物迁地保护机构约35个。广东将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力推动规划落地实施,推动迁地保护体系与就地保护体系有机互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 (黎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