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中白鹭飞

中国绿色碳汇网

红树林上白鹭翔集 田雨昊摄(中新社发)

初夏时节,在南方沿海岸边的滩涂上、树林中,各种鸟类飞上扑下或寻觅食物或追逐嬉戏的场景如今已习以为常了。但如果在高楼林立、人群穿梭不断、车辆奔驰不息、被称为“工业之都”“石化新城”的滨海城市中心地段,成百上千的白鹭在一片红树林中翩翩起舞的情景,确是不多见。然而,在广东省惠州市的大亚湾区就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5月下旬的惠州市大亚湾,落花虽已随春而去,但余香却伴夏犹在。在烟雨朦胧中来到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近距离感受绿美大亚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一片海水与河水交汇的湿地上,每当涨潮时海水便涌入湿地。而当海水退潮时淡澳河的河水便自然地流入湿地。咸水淡水相互交错,于是便有了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和多样的生物植物在这里存续生长。而令人陶醉的是海水退潮时,红树林中上万只白鹭翩翩起舞,成为这座繁华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是2010年开始建设的,至今刚好14年。一同采风的大亚湾区作家协会主席李建毅说,红树林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76公顷,其中红树林湿地面积为79.35公顷,是一座以河口红树林湿地为景观特色,以生态保护、游览观光、休闲健身、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公园,且与虎头山公园相接,其绿色生态效益明显,成为大亚湾的城市“绿肺”。

而屹立在淡澳河边左侧的虎头山,属于大亚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的一部分。看上去也就是一座平凡的小山,但由于它处于大亚湾城市中心,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是大亚湾100多万人眼里的神山。站在虎头山的山顶,环视四周,都是林立的高楼,能够看到远处的大海。右侧山下的淡澳河穿城市而过,直奔大海。而淡澳河两岸茂盛的树木成为红树林的组成部分,林子里有2万多只白鹭,时而鸣叫,时而飞翔高空,时而又扑入林中湿地抓鱼虾。这一幕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吗!

在细细的烟雨中,我蹲守在淡澳河边观察着近200米远的河对岸的五六只白鹭,它们正在河边观察着河水中鱼虾蟹的动静。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与珊瑚礁、上升流、海岸湿地并称为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红树林是一片绿荫茂密的树林,因红树科植物体内富含单宁酸,尤其树皮里含量最高,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变成红色,所以被称为红树植物,成片生长即为红树林。

红树植物生长的环境十分特殊,深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为适应潮间带生活,对抗高盐缺氧的泥土和海水冲刷,红树植物发展出“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其叶片演变出泌盐功能。为了在滩涂中站稳脚跟和自身生长,红树林还具有呼吸根和支柱根等庞大根系。

红树林,是生物的理想家园、候鸟的越冬场,同时也是“海上卫士”。在保护海洋生态、净化海水、防风减灾、防止赤潮发生、维持沿海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让我惊讶的是,被称为“工业之都”“石化新城”的大亚湾区,在城市中心区却能看到这么一大片红树林的存在,这在国内南方的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细雨蒙蒙的夏天,一片绿连着一片绿。有时候雨丝也会牵着一些过往,一些人间烟火,丝丝缕缕而来。

我们打着伞,通过木栈桥的引领,在红树林体验区、生态保护区、亲水活动区穿梭,感受湿地、红树林、碧水、白鹭、木栈桥融为一体的特色。

在红树林体验区,走在科普长廊上,我学习了解了红树林的生态知识。这里生长的红树林的主要品种有秋茄、桐花树、木榄、海漆、老鼠簕、无瓣海桑等。

秋茄,红树科,是红树林的常见品种,果实形状似笔,成熟后跟茄子非常相似。茎基部粗大,具板状根或密集小支柱根;叶交互对生,革质,长圆形;聚伞花序瓣白色;显胎生,子果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瘦长棒棍状、光滑。秋茄在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海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桐花树,紫金牛科,是红树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树皮平滑,红褐至灰黑色,叶互生,叶纹清晰,叶柄带红色。花期在1至4月间,果期在5至9月间,伞形花序,白色。果实细长,呈半月形,成熟时由绿色变为红褐色。桐花树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木榄,红树科,是红树林的常见品种。具膝状呼吸根及支柱根,树皮灰色至黑色,内部紫红色。叶对生,具长柄,革质,长椭圆形,端尖。具胎生现象,胚轴红色,繁殖体呈圆锥形。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其沿海岛屿。

海漆,大戟科,常绿乔木,高2—3米。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深绿色,有乳汁,根部分枝较多,呈灌丛状。生于滨海潮湿处,属于湿地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和台湾。

老鼠簕,爵床科,直立灌木,高达2米。茎粗壮,径达9毫米,圆柱状,上部有分枝,无毛。叶十字对生,叶端有锐刺,花序穗状顶生,花白色带紫,半边花瓣。蒴果,果皮肉质,内有1—4颗隐性胎生种子。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无瓣海桑,海桑科,乔木,原产孟加拉国。高15—20米,主干圆柱形,有笋状呼吸根伸出水面。茎干灰色,幼时浅绿色。小枝纤细下垂,有隆起的节。叶对生,厚革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淡绿色至粉红色。总状花序,花瓣缺,雄蕊多数,花丝白色,浆果球形。主要分布于汕头、深圳、广州、惠州、香港等地。

在生态保护区域,站在望鹭台上仔细观察和沉浸式体验。近处各种红树林交织构成的红树林世界让我目不暇接,远处林木青苍、绿波荡漾、白鹭时而腾空的场景让我兴奋与陶醉。

惠州市大亚湾作为滨海城市,拥有湿地、红树林、海岸线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许多鸟类选择在这里越冬或过境迁徙。可以说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是鸟类的天堂,也是观鸟爱好者青睐的观鸟、拍鸟佳地。

谈到生物多样性话题时,一同参加采风活动的大亚湾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周爱民说,红树林湿地公园记录的鸟种由早期的87种增加到现在的11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两种:黑脸琵鹭和彩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1种,包括褐翅鸦鹃、鹗、黑翅鸢、蛇雕、黑鸢、红隼、白腰杓鹬、白胸翡翠、白琵鹭、凤头鹰等。它们的发现和记录,壮大了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家族,也增加了公园的魅力。

兴许我们在望鹭台上观鸟的时间正是鸟类小憩的时间,红树林中只能不时地看到几十只白鹭从树林的一端飞到另一端,上百只白鹭静静地蹲在树枝上,不时地有十几只白鹭相互嬉戏。

在木栈桥上近距离观察湿地和红树林根部时,我发现有许多类似小螃蟹、昆虫藏身的洞穴。

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了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也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周爱民说,通常每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每当海水退潮的时候,一些鱼、虾、小螃蟹、昆虫因海水退潮快而没有来得及与海水同退而留在海滩湿地上,上万只白鹭跟随潮水的节奏在红树林中寻觅鱼、虾、小蟹及昆虫,场面非常可观。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大致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陆域生态系统及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并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依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维系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从而净化了环境而被称为“地球之肺”。

而湿地,则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减少沙尘等功能,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约40%的动植物物种的生存繁殖依赖湿地,同时也为人类提供重要水源及农副产品。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将森林与湿地、海水与河水集于一地,让森林和湿地的功能进一步放大,有效地起到了保护堤岸、海滨牧场、植物基因资源库、降低近海富营养化、减少海洋污染等作用。

红树林的生存环境是非常特殊的,表现为红树植物有着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学特征,即发达的根系——支柱根、板状根、呼吸根等,通过根系固定植株和进行呼吸作用。胎生——种子在母体植株上发芽。叶片的适应性——特有的旱生结构,叶肥厚革质化、叶背有短而紧贴的茸毛和贮水组织、表皮光亮,叶细胞有很高的渗透压和泌盐能力。其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多分布于泥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受海洋洋流的影响,一些耐寒的树种也可以生长于高纬度地区。目前全世界的红树林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其中中国红树林有37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特殊的生存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工业污染、垃圾污染、海岸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大规模发展滩涂渔业,围海建设养殖场等。

为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严格保护现有红树林,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扩大红树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全面加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近5年来,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非常大,在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测与评估、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回望夏日,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事和景。大地是绿的,树是绿的,天空是蓝的,大海也是蓝的,这绿色蓝色的交织又充满了诗意,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相信红树林中白鹭飞的情景,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湿地、滩涂上能成为人们常见的一抺彩虹。(陈国栋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