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武:林下创业闯富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却靠林生金,种植林下中药材,带动乡邻致富。”日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桃花山村赵晓武一边对天麻进行人工授粉,一边与笔者交谈。他已经在林下种植天麻4年了,现在规模已达100余亩,带动80余人从事天麻种植加工。

一方水土出一方物产。竹溪县丰溪镇是全县的药材种植大镇,种植药材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林下药材品种达100余种,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县的1/5,因此这里有“高山药库”的美誉。

2020年,返乡创业的赵晓武回到家乡竹溪县丰溪镇桃花山村,决定利用家乡丰富林业资源优势,在适宜林下空隙地,种植林下中药材,走绿色致富之路。

说干就干,赵晓武通过实地查看山林资源、询问当地老药农、遍访种植户、考察药材市场、分析药材行情……决定把目标锁定在林下种植天麻为主的药材上。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多年生寄生草本,喜生于海拔1200—2000米的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丰溪镇桃花山村平均海拔1500余米,气候、环境十分适宜林下天麻的生长。没有经验,赵晓武就通过从村上农家书屋借来种植技术书本、网上查找种药资料、走进药农家中取经等多种途径学习,反复钻研种植技术。

2020年,他选择了一处海拔2000米林地,开始试种天麻。经过精心培育,他收获天麻约2000公斤。“除去租地、请人工、购种子等成本,赚头还颇丰。”算起经济账的赵晓武说。

尝到种植天麻的甜头后,他的“野心”更大了,成立了竹溪县武福岛天麻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道地天麻、绿色康养”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竹溪特色的天麻品牌。采取“车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入合作社、合作社联市场”的运营模式。建设集天麻加工、成品展示、良种繁育等基地3000平方米。种植仿野生天麻林下示范600亩、林下黄连300亩、其他中药材200余亩。2024年,合作社将建成天麻基地3000余亩,带动农户近800余户,全面推动天麻生产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有耕耘,就有收获。村民看到他种药发了家,都纷纷登门取经。他总是乐此不疲,把自己种植天麻的“真本事”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村民称他是“天麻通”。先后有30多名村民从他那里领取了天麻种子,在他全程技术指导下,共种植天麻300余亩,年收获天麻30余万公斤,产值700余万元,带动80余人种植加工天麻增收。

如今,丰溪镇80%的农户同赵晓武一样在林下开展黄连、天麻、重楼等名贵中药材种植。丰溪镇还出台林下经济产业配套优惠政策,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成立林下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40个、示范基地45个、初加工车间4个、交易中心1个,从业人员5000余人,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销售中药材2万多吨,销售额超1.6亿元。丰溪镇是竹溪林下黄连的主产区。“竹溪黄连”品牌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同时,该镇还在全国各地设有药材销售点,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中药材集散地。

谈到今后的打算,赵晓武信心满满地说,“我是一名党员,我将会一直坚持把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做下去,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致富队伍中来,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秦新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