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积极推进碳汇价值实现试点工作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积极推进碳汇价值实现试点工作。

依托丰富的碳汇资源,积极探索碳汇价值实现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疆,森林、湖泊、湿地、河流等多种自然形态相互交织,森林草原面积辽阔,河流众多,湿地面积是全区之最。

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把握节奏”的总基调,积极探索森林、草原碳汇开发路径。与中国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首席科学家王兵研究员及团队合作完成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生态空间绿色核算与碳中和研究》,测算出了呼伦贝尔全域生态空间总价值量。

按照农、牧、林、草四个类型,呼伦贝尔市先后创建了阿荣旗、鄂温克旗、额尔古纳市、柴河林业局4个旗县级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试点,支持旗县级试点创新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机制,拓宽森林碳汇产品价值多元化转化渠道。

有序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呼伦贝尔林草部门与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积极交流、紧密配合,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在红花尔基林业局、柴河林业局和阿荣旗选择了8.05万亩新造林地,编制完成了3个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PDD),邀请国家发改委认可的第三方核证机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对三个项目出具监测报告,共核证可交易碳汇量约12.2万吨。

2023年8月2日,林业集团将三个核证后的项目设计文件(PDD)上报至市碳汇交易协调推进小组。在市碳汇交易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统筹安排下,呼伦贝尔林业集团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于2023年8月25日签订林业碳汇预售协议,加快推进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工作见实见效。

统筹谋划碳汇工作,推动碳汇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探索草原碳汇方法学研究。针对草原碳汇项目开发方法学缺乏的突出问题,围绕呼伦贝尔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低地草甸及山地草甸四大类型草原,聚焦人工种草、草原改良、禁牧、轮牧、休牧五大草原生态系统修复措施,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建方法学创新联合体,依托林草和环境等领域权威专家团队研发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填补自治区在草原碳汇技术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培养本土碳汇人才,研究成果将积极向生态环境部申报,争取纳入CCER方法学运用。

二是提前谋划部署碳汇造林工作。优先考虑市域内生态区位重要、适合实地宣传、便于推广研究碳汇造林的地块,按照造林碳汇方法学要求,碳汇造林要确定基线,并种植胸径在5CM以上苗木,同时对造林和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经过筛选拟在海拉尔区与陈巴尔虎旗实施碳汇造林2000亩。

三是加快推进碳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区林草局有关碳汇工作精神,呼伦贝尔市林草局积极推动碳潜力评估工作,将鄂伦春旗和陈巴尔虎旗纳入全市碳计量监测范围,分类分层逐步扩大林草湿碳汇潜力评估范围,全力推动碳计量监测工作。

四是继续推动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试点建设。额尔古纳市作为典型代表,在呼伦贝尔市林草局的精心指导下,探索出了一条程序严谨、科学有序的开发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合法性。目前,额尔古纳市已经完成样地布设工作,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布设建模样地210个,其中乔木树种样地150个,丘陵草甸草原类型样地30个,沼泽草地湿地类型样地30个。接下来将通过外业调查和样木样方数据采集,进行地上/地下生物量、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质碳储量测算和模型建设,在全国计量模型和标准成果的基础上,计划利用2年时间,建立科学完备的林草碳计量模型体系,并逐步上升为地方标准,为各旗县级碳汇价值实现试点推进碳汇工作提供了典型经验做法。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