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蜴:爬行界“大熊猫”家族在广西日益壮大

5月的大桂山温暖又潮湿,跟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生物鳄蜥逐渐活跃起来。在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益于十几年来的救护和人工繁育,鳄蜥已从最初的100只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1200多只,其中700多只为人工繁育。

濒危“活化石”搬进新家

鳄蜥的头部像蜥蜴,尾巴则像鳄鱼,因此得名。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等少数区域,被誉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

5月中旬,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林木茂密的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陆半水的人工繁育池里,鳄蜥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树上或水边,感知有人经过,“嗖”地一下便纵身潜入水中。

“它们平时不爱动,每天晨昏时分才出来活动、觅食。”保护区工作人员邱彬说,鳄蜥常栖息于溪沟,喜居在灌木丛生、山冲溪流不大的积水坑附近,繁育池是根据野生环境为它们量身打造的“理想之家”。

为何要给鳄蜥造“新家”?保护区管理中心前副主任郭军介绍,2004年全国野外鳄蜥的数量为950只左右,而大桂山的鳄蜥仅为100只左右。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保护区于2005年成立,2010年又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鳄蜥救护繁育中心,当时有13只鳄蜥住进了繁育池。目前,该保护区已繁育出鳄蜥700多只,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鳄蜥人工繁育基地。

野外生存鳄蜥已有500多只

人工繁育鳄蜥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恢复种群的野外数量。去年8月,大桂山保护区第三次科学野外放归鳄蜥30只,至此,已累计放归了65只人工繁育的纯本土鳄蜥。

繁育中心的第一任“大管家”罗树毅介绍,为了更好地辨别鳄蜥的个体信息,保护区繁育中心会给每只鳄蜥制作“身份证”,对每只鳄蜥的尾纹进行拍照、编号,通过这些信息来辨认它以及其父母、兄弟姐妹的身份,避免放归出去的鳄蜥近亲繁殖。

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放归的鳄蜥获得了自主觅食、自主越冬及自主繁殖等野外生存技能,已初步具备种群的自我维持能力。据监测,目前保护区内的野外生存鳄蜥已有500多只,是世界第二大鳄蜥野外种群分布区。

村民误捕后主动上交

大桂山保护区成立之前,周边很多村民都不了解鳄蜥,只知道它有“大睡蛇”“落水狗”“五爪金龙”等俗称,有的村民甚至将其捕来食用或泡酒。

保护区成立后,除了做好自然保护、人工繁育工作,工作人员还加大对周边村民的科普宣传,并加强野外巡护和红外相机监测,防止盗猎瑶山鳄蜥等行为发生。部分责任心强的村民还担任了护林员,参与到鳄蜥保护的工作中。

宣传的效果显而易见。有一次,一名村民捕鱼时误捕了鳄蜥,就主动联系保护区工作人员,将鳄蜥送回了“家”。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鳄蜥、保护鳄蜥,5月22日,大桂山保护区在贺州园博园建设的鳄蜥科普研学基地正式启用。“这将方便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地了解鳄蜥。”罗树毅透露,如果这一模式被验证成功,日后或将在其他地方推广。(黄俏华 尹世斌)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