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伦县:沙地上种出一片“绿海”
入夏后,浑善达克沙地南端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绿意渐浓。站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滦源镇项目区观景台,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令人心旷神怡。
多伦县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源头,素有“坝上古城、草原水乡”的美誉。
近年来,多伦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治沙造林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使绿水青山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授予自治区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
多年前的多伦并不是现在绿满苍山的样子。记者在一幅多伦县的老照片上看到,母亲怀抱女儿坐在沙堆上,身后是被黄沙掩埋过半的房屋。“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屋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的顺口溜,曾在多伦当地广为流传。那时,形成东西走向的三条大沙带分布在多伦县的中、北部地区,并持续扩展蔓延。
2000年5月,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人民的治沙攻坚战就此打响。
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多伦分场场长左鸿飞,是多伦县治沙攻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左鸿飞说,当年刚开始植树治沙时,难度非常大,经常刚栽种下去的固沙植物,一场大风就吹没了。为了尽快让流动的沙子固定下来,多伦县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采取“飞、封、造、禁、移、调”等措施,在2000年~2010年间,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让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流动沙丘趋于固定。
资料显示,10年间,全县累计完成沙地围封23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7万亩、飞播林草21万亩、封山育林50.2万亩,迁出区55万亩沙化土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林草植被盖度大幅提升。
“经过前10年治理,多伦县的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林草植被盖度快速增加,流动沙丘趋于固定,但建设速度相对较慢,经济效益明显偏低。”多伦县副县长李宝山介绍,2010年,多伦县又启动实施了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当时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樟子松造林130万亩,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林沙产业体系。
十年树木,曾经的百万亩樟子松都已长成葱郁大树。多伦县林地面积已由54万亩增至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依托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多伦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深入推进沙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当地农民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早承包荒山治沙造林的诺尔镇新民村村民马云平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他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我们的树苗冠形好、成活率高,每年春天前来购买树苗的客商很多。我们还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黄蜂、鸡、鹅等,还有林副产品加工业。合作社有林业施工队,利用我们的种树经验,走出多伦,去外地植树造林,日子好过的很嘞”。
滦源镇曲家湾渔村比邻多伦湖,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滦源镇便结合多伦湖景区提升工程,支持村民开办渔家乐、农家乐,经营农畜产品,带动270多位村民创业、就业,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近几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曲家湾渔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今年一入夏,游客就特别多,收入翻了好几番。” 吃上了“生态饭”的曲家湾渔村村民李玉民,说起如今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村民们开始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满眼,多伦人在沙地上种出一片“绿海”,治沙造林、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多伦县不断探索实践,助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融合互促之路。(帅政)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