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尾:海湾深处的“绿野仙踪”

image.png

航拍下潭尾红树林。 王火炎

冬日的金色阳光下,近海的蓝色苍茫里,一道道绿意交织而生,形成一片葱茏的海上绿洲,这是厦门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公园——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的美妙景色。树影摇曳,鹭鸟翩飞,来此健步、野餐、打卡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成了厦门人临海、观海、亲海的新地标之一。

很难想象,在上世纪,这片海上森林曾几近消失。附近的村民林永生告诉记者,在他幼时的湾区是一片淤泥荒滩,后来围网养殖渐渐发展起来,废水排到海里,野生红树林越来越少

红树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海岸卫士。研究表明,大面积红树林能消减风暴潮和海浪能量的70%,有效降低风浪高度。没有卫士的守护,每当风浪天来临,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2005年,厦门市下决心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海上造林,实属不易,为让红树林重新扎根于此,科研工作者们付出大量心血。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发明了筷子苗专利技术:将红树植物的胚轴用橡皮筋绑在筷子上,既能够抬高胚轴的高度,使其有更多时间露出水面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够让它们牢牢地插在泥土中,不会被海水冲走。

种植红树林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70多岁的卢昌义和红树林打了半辈子交道,厦门新建设的红树林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除了下潭尾,他还参与九龙江口、厦门筼筜湖、海沧湾、环东海域等地的红树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但论其中的心爱之作,还要属下潭尾。

从高空俯瞰下潭尾,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几个形状各异的小岛上,分布着由不同树种绘成的“I”“爱心五星图案。连在一起便是我爱中国卢昌义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由他和团队设计的地标。

生态修复前,下潭尾滩涂上的底栖生物只有20多种。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说,根据他们监测的结果,现在底栖生物已有六七十种,是之前的3倍,并且鸟类也达到26个科六七十种。

曾经充斥着废旧养殖设施和建筑垃圾的脏乱海滩已消失不见,有着浪漫”“活力”“宜居等标签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迎来新生。当滩涂地里探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海上绿洲,湿地也顺势成了诗地,得以与人们的生活休憩更加紧密地融合。

目前,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按三片五区规划布局,三片是指自然生态片区、休闲体验片区和人文科普片区,五区是指湿地探索区、户外红树林科普区、生态观鸟区、红树林保护区和科研科普区。

通过构筑亲水空间体系,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公园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资源养护室主任郭秋灯表示,公园目前建成码头5座、景观栈道长度约为4.2公里、上岛栈道1.1公里,游客最多时达4.6万人次/天。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曾经的生态环保后进生成了如今的生态文明尖子生,下潭尾蜕变重生。

下潭尾红树林生态经验,也从一域走向世界。去年9月,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减灾案例收录其中。同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到访下潭尾,盛赞这里是厦门环境和经济平衡的最佳案例。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