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一体保护综合治理筑牢守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image.png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总体布局,勇担使命,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着力筑牢守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以来,完成人工造林106.2万亩、封育30.2万亩,退化林修复18万亩,退化草原治理234万亩,国土绿化提质增效40.4万亩。据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荒漠化、沙漠化面积较第五次监测结果分别减少145.8万亩、21.8万亩,呈现出荒漠化面积减少、沙漠化危害程度降低的双缩减良好态势。

一、多措并举,持续加强祁连山保护修复。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制定并认真落实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祁连山国家公园武威市片区建设两张重点任务清单,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十四五以来,受理各类林草行政案件228起,结案224起。排查整改火灾隐患279处,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灾。以祁连山保护区外围地带、生态移民迁出区等符合要求的造林区域为重点,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恢复等措施,营造水源涵养林17.67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

二、因地制宜,扎实开展绿洲区绿化美化。遵循以水定绿,适地适树原则,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联创联建。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城市绿地254.6万平方米,完成镇区绿化提升67个、农村村庄绿化458个、景区景点绿化26个、产业园区绿化66个、通道绿化1475公里,新建乡村森林小游园102个、农田林网建设0.62万亩,绿洲防护林体系逐步完善。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天祝县天堂镇、古浪县黑松驿镇被授予省级森林小镇称号,凉州区清源镇蔡寨村、民勤县薛百镇宋和村、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天祝县赛什斯镇先明峡村等11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三、突出重点,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坚持人工造林与封沙育林草、封禁保护相结合,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相结合,突出重点、因害设防,连片建设、规模治理,持续开展科学防沙治沙。累计完成治沙460多万亩,治理风沙口240个。建成了古浪八步沙、草原井和民勤老虎口、青土湖、龙王庙、沙咀墩及凉州区头道槽等沙漠治理示范样板,连片治理面积均达到10万亩以上。十四五以来,组织实施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与修复、凉州区东北部沙区治理及沙产业建设、防沙治沙示范等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治沙造林82.8万亩,封沙育林草25.2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75万亩。

四、综合施策,不断强化草原保护与治理。采取禁牧封育、补播改良、松土施肥、有害生物防控、黑土滩治理、草场灌溉等综合措施,实施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植被恢复等项目。十四五以来,综合治理退化草原234万亩;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面积达2255.7万亩,开展无人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监测4万亩;加强草原生物灾害预测预报,开展鼠虫害防控,完成鼠虫害防治346.7万亩;设置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3个、草原监测样地130个,定期对牧草返青、生长、枯黄情况进行定点监测,草原植被盖度达42.99%,较2011年提高了4.17个百分点。

五、治用结合,积极发展林草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林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投资24.51亿元的凉州区、古浪县国家储备林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评审。积极稳妥推进林草碳汇交易,凉州区、古浪县首个国际自愿碳减排标准(VCS)项目交易成功,实现碳汇收益215.2万元。培育壮大经济林果产业,建成以酿造葡萄、优质梨、枸杞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18.87万亩,2022年实现产值5.73亿元。打造市、县区级林业科技示范园37个,林下经济示范园6个,种植肉苁蓉8.16万亩、锁阳1万亩。按照国家加快建设沙戈荒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的部署,将光伏基地建设与沙漠治理有机结合,建成风光电项目515万千瓦、在建460万千瓦。优化种苗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国家良种基地和省级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建设,全市林木种苗繁育基地达2万亩,培育苗木2.2亿株。

六、科学谋划,坚决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通过积极向上衔接争取,全市三县一区全部纳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攻坚区项目实施范围。成功举办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开工仪式和全省首批重点项目开工活动,率先实施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打响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扎实开展调查摸底,启动编制《武威市三北六期工程规划》,为科学防沙治沙提供制度保障。申报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总任务1309.4万亩,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成果巩固项目17项,概算总投资55.6亿元。强化区域联防联治,主动加强与内蒙古阿拉善盟、宁夏中卫市等周边省区市盟的对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统筹谋划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的系统化治理布局,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推动区域联动,形成协同治沙、管沙、用沙的工作新局面。

来源: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