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植“青绿” 绘就“绿色勐罕”

近年来,景洪市勐罕镇着力构建林长制体系,通过创建绿美乡村、加强护林造林、丰富林特产业三大举措,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让当地生态更美、百姓更富。

image.png

创建绿美乡村

勐罕镇是澜沧江黄金水道和西双版纳旅游东环线的重镇,素有孔雀羽翎的美誉,分别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生态乡镇”“国家园林城镇”“云南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该镇以林长制绿美村庄为目标,深入挖掘各村资源,放大优势,彰显乡村特色。建设珍贵树种生态路,在环坝路种植印度紫檀、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3117株,形成天然绿色通道,让森林融入城乡,助推乡村振兴。扎实开展绿化提升行动,完成曼累讷、曼景2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同时,积极推进各村民小组绿化,科学规划行道树绿化、园林绿化、庭院经济建设,建成曼峦站村民小组三丫果树大道、曼应岱村民小组凤凰树大道等绿美乡村示范点,完成曼海、曼应岱、曼法岱3个村民小组的绿化美化建设。推广全民义务植树,组织辖区8家苗圃经营户和6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开展绿美乡村主题植树活动,为建设绿色和谐家园贡献力量。今年以来,全镇完成造林绿化4万株。

加强全域生态保护

该镇通过林长+”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巡查,强化各类名木古树保护以及对破坏森林违法违规行为案件的查处。同时,科学增绿,提高种植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推进增绿由的转变。

该镇与州雨林发展基金会合作,在沿澜沧江勐波国有林一带建设200亩生物多样性胶园,在橡胶林地内以人工修复的方式进行栽培,让橡胶林地逐渐恢复为近自然天然林。投入15万元种植望天树、版纳青梅、阿丁枫等各类珍贵树种2150株。

该镇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植物学科研团队在曼远村民小组开展云南省级自然圣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工作,在胶林地上种植20余种4200株乡土雨林树种,修复竜林地20亩,成活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了竜山雨林景观,村民小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80%。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曼远村民小组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

为加强名木古树保护,自2012年起制定并实施《勐罕镇古树名树及风景林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树进行GPS定位并分类登记造册,禁止砍伐倒卖,竜山古树、攀枝花林、傣族园等被纳入保护范围,每年安排人员对全镇名木古树进行排查,加强复壮措施。目前,全镇共有古树99株,其中一级名木古树8株,树龄100400年。

丰富林特产业

该镇以林长制为抓手,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培育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特色产业,呈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格局。

加强用材林基地培育,邀请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开发休闲森林旅游产品,依托曼么新寨村民小组丰富的原始雨林和沟谷雨林景观,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示范点,规划森林徒步区路线约2公里,今年以来带动村民收入2万余元;合理利用林间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挖掘林地发展潜力,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广林蜂、林药、林菌、林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种植养殖一体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同时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特色、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实体,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林下产业集群。目前,勐罕镇林下种植牛肝菌、魔芋、砂仁、斑斓叶共983亩,产值95.68万元;着力打造曼远村民小组傣药材园,种植肾茶、铁刀木、板蓝根、望天树等62种傣药植物,保护傣医药文化和药用植物多样性,发挥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带动作用;依托全州独一无二的曼法岱村民小组攀枝花林自然景观,把美和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每年2月至3月举办攀枝花美食音乐艺术节、攀枝花树林赶摆、攀枝花美食比拼、斗鸡比赛等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观旅游,在加大非遗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力度的同时,带动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来源: 云南网-西双版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