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羊肚子手巾”,见证了这里的生态巨变陕北高原上的“绿色画卷”
夏天的黄土高原,绿意盎然(资料照片)。
“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秋景如画(资料照片)。
曾经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风沙漫天,在头上围一条能遮风挡沙的“羊肚子手巾”,是陕北老乡的鲜明特征。而在“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延安市吴起县,这里的村民早在10多年前就把“羊肚子手巾”摘掉了。
“以前上山种地,风一吹满脸都是黄土,擦土擦汗都离不得手巾。现在环境好了,满山都是绿树,‘羊肚子手巾’也用不上了。”吴起县南沟村村民李志清感慨万千。
消失的“羊肚子手巾”,见证了陕北高原上的生态巨变。
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岭到层峦叠翠,如今,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铺陈在山川大地。
■ 由“黄”到“浅绿”,再向“深绿”挺进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71岁的石光银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告别黄沙肆虐的生活,曾是很多榆林人的梦想,治沙英雄石光银也不例外。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30余年来,他带领一帮陕北乡亲“三战狼窝沙”,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百余里长的“绿色长城”。
不只是石光银,经过一代代治沙人与风沙和黄土顽强抗争,榆林市林草覆盖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0.9%增至36%,860万亩流沙得到治理,实现了从黄沙围城到“森林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距靖边县城5公里处,五台森林公园郁郁葱葱,绿意绵延。1964年,靖边人民开始义务植树,植树地点就在如今的五台森林公园。经过艰苦努力,现在这一区域绿化面积近2万亩,保存各类乔木树种约170万株,成为靖边县城的“天然氧吧”和“绿色之肺”。
昔日沙海荒山,今朝森林公园。造林播绿,让黄沙地涌动着无尽绿意。“仅去年,我县完成2万亩飞播造林,实施5万亩退化林修复和7万亩退化草原改良。”靖边县林业局局长宋勇树说。
高原绿,黄河清。气象卫星资料显示,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在延安市宜川县,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悬崖造林队”常年奋战在黄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
2012年以来,队长王永红带领队员们背土运水、垒坑种树,在水土极易流失的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种下了1万多亩树木。如今,他们种下的很多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在绿意葱茏中守护着奔流不息的母亲河。
“哪怕还有一寸荒山,我们都要把种树进行到底。”王永红和队员们坚定地说。
作为曾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延安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在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千万余亩,仅2016年以来就完成营造林569万亩,义务植树50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3.07%,植被覆盖度升至81.3%;年入黄河泥沙量由过去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降幅达88%。
由“黄”变“绿”只是第一步。我省立足“一山两河”生态治理大格局,系统谋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不断提升生态空间的“含绿量”,由“浅绿”向“深绿”挺进。
■ 持续增绿,朱鹮来“安家”
生态好不好,朱鹮最知道。这一次,40只“娇气”的朱鹮尝试在黄土高原上“安家落户”。
10月10日,来自洋县的20只朱鹮和来自楼观台的20只朱鹮分别在延安南泥湾、榆林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入住”新家。这是我省开展秦岭北麓朱鹮野化放飞活动后,首次启动陕北地区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工作。
对栖息环境,朱鹮很挑剔。其栖息地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要有高大茂密的树木;要有水田、河湖;与人比邻而居,但又环境僻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朱鹮发现者刘荫增说,延安与榆林都曾是朱鹮历史分布区,此次朱鹮回归北上是朱鹮保护的新突破和尝试,也是对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一次重要探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延安市和榆林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为朱鹮重归历史分布地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是否能吸引朱鹮“安家”,还得朱鹮自己“说”了算。
2021年3月6日,一只2002年出生在西安、2015年在铜川野化放飞的朱鹮,飞抵延安市富县葫芦河流域觅食栖息。“这只朱鹮的出现,将野外朱鹮栖息地向北推进了160多公里,也增添了我们再次将朱鹮引入延安的信心。”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南博文说。
随着陕北高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包括朱鹮在内的更多野生动物有了舒适的栖息环境,与人类共享绿色生态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延安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其中,子午岭林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成为迄今全国已知华北豹野生种群最密集的区域,褐马鸡、原麝、黑鹳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黑鹳、苍鹭、白鹭等候鸟变成了留鸟。
去年8月,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首次现身延安。这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世界珍稀水生物种,在宝塔区姚店镇康家沟水库中轻盈跃动,反映出黄河流域的生态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河畅景美”成为陕北高原上的常态美景。
■ 借绿生金,共享生态红利
“山上光秃秃,沟里泥水流。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这是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的过往。
绿色山岭连绵起伏,苹果树硕果累累,度假村里游客络绎不绝,这是南沟村的今貌。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南沟村实施退耕还林面积3万余亩,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林草覆盖率达92%。
靠着绿水青山,南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文化体验、森林康养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南沟生态度假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在旅游产业带动下,南沟村实现农旅总产值2950万元,全村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万元,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养护好生态,带来好光景。在陕北高原,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文旅等产业,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处塞北,却让人恍若置身江南水乡。位于无定河畔的榆林市横山区驼燕沟村生态优美、绿意盎然。
“这里出产的大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横山区水产工作站站长郭宏强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河蟹给水稻提供天然粪肥、除草除虫,不仅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水稻产量和品质也都有所提升。”
近年来,横山区发挥无定河种稻的生态优势,发展稻渔立体生态种养产业,稻田养蟹发展到4万亩,养殖企业扩展到34家,年成蟹产量10多万公斤,蟹苗产量30万公斤,生态效益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陕北高原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来源:关注森林网